1 / 57
文档名称:

通州区贯彻落实北京环境保护督察.doc

格式:doc   大小:159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通州区贯彻落实北京环境保护督察.doc

上传人:shijijielong001 2018/9/13 文件大小:1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通州区贯彻落实北京环境保护督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通州区贯彻落实北京市环境保护督察
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北京市第三批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通州区反馈意见,制定本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副中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上来,牢固树立“副中心意识”、坚持“副中心标准”、追求“副中心质量”,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底线,以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以抓好市级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强化责任担当,精准发力,标本兼治,一抓到底,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和持久战,全面提升副中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
二、工作原则
(一)压实责任,统筹推进
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本部门环境保护和督察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自觉将环境保护和督察整改工作同本区域、本行业发展有机融合,加强统筹组织,夯实环保责任,理顺协同配合机制,形成环保工作合力。
(二)问题导向,分类施策
对照督察反馈意见,紧盯突出问题,逐条查找原因,逐一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逐一明确整改目标、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确保督察反馈提出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实施清单化管理,严格落实整改“销号制”,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务求实效。对能立行立改的,迅速行动,坚决“清零”;对需逐步整改的,建立台账,限时销账;对需长期努力的,持续推进,一抓到底。
(三)标本兼治,注重实效
深入强化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认真分析易发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挖成因、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建立健全解决问题、防患未然的制度标准和工作机制。要深刻反思、举一反三,加强薄弱环节、尽快补齐短板,以严肃的责任追究倒逼彻底整改,推动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三、整改目标
(一)确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到位
针对督察反馈的问题,狠抓整改落实,确保在2018年12月底前取得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效,并按要求完成各项具体问题整改(附件)。
(二)推动副中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认真贯彻落实《通州区蓝天保卫战2018年行动计划》要求,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达到2018年细颗粒物浓度低于65微克/立方米的空气质量控制要求。2018年底前消除全区黑臭水体,实现建成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2018年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7%,力争考核断面河流水质达到北京市要求。全区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推进城区范围居住小区再生资源与生活垃圾收运“两网合一”建设,开展居住小区和村庄垃圾分类试点建设。2018年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达到30%,生活垃圾资源化率59%,无害化率99%。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优化提升城市副中心城乡建设环境,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精细化管理、人口规模调控等重大任务,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做好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
创建全国森林城市,到2020年底,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提高至90%。
(三)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以督察整改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补齐工作短板,加快构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建设与提升副中心功能相适应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更高水平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四、主要措施
(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
。深入学****贯彻****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自觉提升政治站位,深化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要清醒认识到,通州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仍然突出,生态环境质量仍是发展短板,区域环境质量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先进理念,坚定不移地走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符合副中心定位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深入推进副中心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依据“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原则,细化完善环境保护职责分工,切实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压实到岗、传导到人、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二是结合环保重点任务,适时开展督查检查,对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整改任务落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