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汉朝的历史文化.ppt

格式:ppt   大小:12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朝的历史文化.ppt

上传人:dongmengguoji 2018/9/13 文件大小:1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朝的历史文化.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朝的历史文化
汉朝名人
蔡伦
蔡伦桂阳(今湖南州)人,因为家境贫寒,从小进宫当了太监。他曾经负责宫内的手工作坊,这为他发明新的造纸术提供了实验场所。
公元105年,蔡伦和许多能工巧匠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摸索出一套先进的造纸方法。
这种新型的造纸方法所使用的原材料是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价格低廉,不受资源、环境的限制。
神医华佗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沛国焦郡(今安徽毫县)人,从小喜欢读书,学了一手高超的医术。他品德高尚,嫉恶如仇,尤其看不上那些追逐功名利禄的人。在他一生中,许多有名望的人举荐他做官,但都被他一口回绝。他愿意自由自在的往来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用他那起死回生之术为广大人民服务。
他精通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和针灸科,尤其擅长外科,所以后人也常把他称做是外科的鼻祖。他高超的外科医术主要得益于他发明的一种***品——“麻沸散”。
爱国将领霍去病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西汉爱国名将霍去病的名言。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十六岁就随卫青出塞对匈奴作战,多次立下战功,被汉武帝任命为膘姚校尉。他英勇果断,统帅汉朝几十万大军,为击败匈奴做出了很大贡献。当时汉武帝为了奖赏他击败匈奴的战功,专门为他建了一所住宅,他对汉武帝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怎么能先安排好家呢?”话中为国忘家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感动?为根除匈奴的侵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精兵,分两路合击匈奴,霍去病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发挥各将领的特长,是匈奴左部全军覆灭。消除了匈奴对北部边境的威胁。公元前117年,霍去病不幸病逝,年近24岁。汉武帝非常伤心,名北部匈奴移民身穿黑甲沿路护送霍去病的灵柩,从长安直到茂陵。有为他建造了一座形似祁连山陵墓,安葬霍去病,以纪念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也成为激励后人爱国意志的一句名言。
张衡
张衡是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县)人从小勤奋好学,精通天文历算。公元115年,他担任了太史令,在他步入仕途期间恰恰是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几个年头,张衡常常想,要是有一台能测报地震的仪器该有多好啊!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详细翻阅了许多有关记载地震的资料,反复进行无数次模仿试验,到公元132年,他终于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
张仲景
张仲景从小就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在他小时候家乡曾发生过一场空前的瘟疫,家家有死人、户户有哭声,其景象目不忍睹。这对张仲景后来刻苦学医是有很大影响的。经过他几年的刻苦努力,他不仅学到了一手高超的医术,而且还积累了大量的医学资料。在他几十年的行医中,将积累的资料经过临床检验,认真筛选,再加上自己对病理、药理的分析,终于完成了不朽巨著《伤寒杂病论》。
这部经典医学巨著至今还在我国中医界至今还在使用。神医华佗城这部书为“活人书”(救活人的书),唐代许多江南名医把从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