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浅析《子夜》中吴荪甫形象.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子夜》中吴荪甫形象.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8/9/1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子夜》中吴荪甫形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子夜》中吴荪甫形象分析
《子夜》标志着茅盾的创作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子夜》中的人物众多,中心人物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人物画廊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形象。吴荪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雄心勃勃的、有发展民族工业理想、有实力有魄力有手腕、然而最终只能向买办资本家屈服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贯串《子夜》全书的主线。环绕这条主线,《子夜》中的人物就是活动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上;而且透过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发展,鲜明有力地显示了整个时代的发展趋向和壮阔波澜。它以上海为中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全貌;写的是一九三一年两个月(五月至七月)中的事件,而这些事件里又隐伏着中国社会过去和未来的脉络。
在吴荪甫这个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作家缜密的艺术构思和卓越的创作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家笔下的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不是庸碌卑琐的人物。他曾经热心于发展故乡双桥镇的实业,打算以一个发电厂为基础建筑起他的“双桥王国”来。但是仅仅十万人口的双桥镇不是“英雄用武”的地方,他要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他的“目的是发展企业,增加烟囱的数目,扩大销售的市场”。他有这样的野心,把一些“半死不活的所谓企业家”全部打倒,“把企业拿到他的铁腕里来”。不仅这样,他还知道如果要发展民族工业,首先需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因此他除了永不倦怠地注视着企业上的利害关系而外,还“用一只眼睛望着政治”。他具有游历欧美得来的管理现代工业的知识,有魄力,有手腕,炯炯有神的眼光常常能够煽起别人勃勃的事业雄心,愿意和他合作。但是吴荪甫这个工业界的骑士却是生不逢辰的。他不是生活在十八、九世纪的欧美,而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帝国主义侵略的魔手紧紧扼住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咽喉,因而他的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不能不成为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他不能不过一种“简直是打仗的生活”,而且是在几条战线上同时作战:他要与美帝国主义的掮客——金融资本家赵伯韬进行勾心斗角的斗争;他熄灭不了工厂里风起云涌的罢工运动;他用尽心机收买过来的许多小厂都成了自己脱不下的“湿布衫”,他和孙吉人、王和甫所苦心经营的益中信托公司不能不在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工厂生产过剩、赵伯韬的大规模经济封锁之下一败涂地。他们发起组织益中信托公司,时未两月,“雄图”已成为泡影。野心勃勃、刚愎自信的吴荪甫,也只剩下了一条“投降的出路”。《子夜》从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来突出吴荪甫的性格特征。
首先, 吴荪甫生活在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社会中、他想大显身手,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困难重重。他表现出的果敢、冒险、刚强、自信,确实显示了他法兰西资产阶级式的性格。吴荪甫虽有魄力、有铁的手腕和管理才能,但在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国民党政府的联合压迫下,他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可避免地走向虚弱、颓废,甚至企图***,充分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致使弱点。吴荪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战败了的英雄形象。
其次, 吴荪甫的性格是一种矛盾的统一体。他在几重挤压的环境下为求生存而形成的性格的多重性,使得形象有多侧面的立体感。他是一个既暴躁又冷静、既顽强又脆弱、既求实又迷惘、既正经又荒唐的矛盾人物,他的这种两重性格是由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