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育儿心得--不要“手把手”.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育儿心得--不要“手把手”.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8/9/1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育儿心得--不要“手把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育儿心得--不要“手把手”
女儿常把在幼儿园画画的作业带回家。一开始,我总是坐在她旁边十分认真地“指导”,并且对她严格要求,不标准的地方甚至干脆“越俎代庖”。因为我的过多参与,女儿常常沮丧地哭喊:“我不会!”要么就索性罢画。几次下来,结果是女儿怕画画,我怕陪女儿画画。
看着我苦恼的样子,丈夫说:“你不能少管点吗?也许她独自画会画得更好。”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试着不去“严格要求”女儿,甚至放手让她自己去画。真奇怪,没有了我的“热心帮助”,女儿画得反而像模像样,而且她还能给她的画以完美的解释。
一次,女儿画了一幅色彩缤纷的画,画面上有小草、小花、小鸟,还有太阳,只是它们几乎同在一个水平面上。我忍不住问:“太阳怎么会在地上呢?”“太阳躺在地上睡觉,还没爬起来呢。”女儿稚气却很有说服力的话语让我兴奋起来,我接着问:“那小鸟为什么也是在地上呀?”“小鸟饿了,在地上抓虫子吃呢。”
真没想到,女儿幼小的心灵里,竟蕴藏着这么丰富的想象力!我激动地将女儿搂在怀里,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愫,要不是丈夫的提醒,说不定我的干预会将孩子的想象力扼杀掉了。
的确,我们对孩子不能要求太高,不能干预过多。完美有时是教育孩子的大忌,它会干扰孩子活动的节奏,打乱孩子的思维,妨碍孩子想象力的发挥。看来,父母们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给孩子足够宽松的空间和时间,并辅之以恰当的提示和指导。
育儿心得点滴——小班家长
眨眼间儿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回想这三年多来与小家伙相处的日日夜夜,品尝为人父者的个中滋味,虽说喝了不少苦水,倒也颇有一番心得。
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呵斥:“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快点过来,听到没有?!”……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说话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却更开心了,对你的“命令”同样是执行的。这就是因为你蹲下来了,你用和蔼的口气和他说话。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最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小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就会明白的,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门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之间的秘密:“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了。”
三、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四、适时调整关爱的方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关爱方式,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