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研究
摘要: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使命就是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要求更高了。面对目前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需要各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以下主要研究了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方式问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方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672-
1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进行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网络平台之下各个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行思政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融洽师生关系。由于高校当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成年,早已经形成一些自主意识、观点。所以当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交流之时,不可避免的两者之间会发生一些碰撞。针对这样的情况就更应该要加强各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减少矛盾,有力的引导学生的思想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三,和谐校园环境。通过思政教育能够有效的和谐整个校园环境,有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通过思政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当遇到一些和同学或者教师的小摩擦小争吵之时,接受了思政教育的学生往往会选择采取较为和谐的方式解决。这从很大程度之上减少了校园的不和谐因素,有利于构建和谐高校。
2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
坚持方式创新
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方式上要注意创新,首先要确认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自重者人必重之。在进行思政教育之时还需要注意平等的态度,保障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在传统的思政教育当中学生常常都是被迫接受,因为单方面的灌输,所以通常思政教育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新形势之下就应该对学生有足够的尊重,摒弃灌输式思政教育,通过建立平等关系,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积极引导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健康发展。
其次重视隐性教育方式。隐性教育的意思就是通过一种无意识、间接等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政教育。这种方式往往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积极和健康的影响。
最后是方式的创新,进行思政教育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坚持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工作之时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式。第二,坚持将思政教育工作和解决学生具体问题相结合。高校学生许多思政问题都是来自现实生活当中,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之时,应该积极的协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消除学生消极、悲观、自卑等不良情绪。第三,坚持律己和律人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当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和社团组织、班级组织等要注重教师、组织者的带头作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管理。第四,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来讲就是要求要把正面教育、科学管理、纪律约束和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当中潜在的引导相结合。
将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