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剖宫产手术中剔除子宫肌瘤的安全性探究
[摘要]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手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7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中给予单纯剖宫产手术的3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其余28例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分别在术后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缩宫素使用量、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缩宫素使用量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患有子宫肌瘤的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肌瘤;安全性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17-02
现阶段临床中,对于患有子宫肌瘤的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同时多会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本文中将对其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7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中给予单纯剖宫产手术的3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其余28例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产妇年龄分布在21-37岁,平均年龄(
±)岁;孕周37-42周。平均(±)周;其中初产妇18例,经产妇10例,排除伴有心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胎盘早剥的产妇[1]。对照组中,产妇年龄分布在22-38岁,平均年龄(±)岁;孕周38-41周。平均(±)周;其中初产妇23例,经产妇12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孕次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剖宫产手术[2]。
观察组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产妇禁食、禁水8h,常规术区备皮;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子宫下段作横切口,先行剖宫产,待胎儿顺利取出后,清理宫腔;然后根据产妇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来确定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方式[3];手术全程规范无菌操作,详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等,并在术后连续5d给予静脉注射缩宫素。
评价标准分别在术后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缩宫素使用量、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4]、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综合对比。
,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当P<,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在手术时间、缩宫素使用量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不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治疗情况对比两组产妇在产褥病率、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现阶段妇科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目前子宫肌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与雌激素、环境因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