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法医学鉴定.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法医学鉴定.doc

上传人:zbggqyk171 2015/8/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法医学鉴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法医学鉴定
【摘要】目的研究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在1-3天内行头颅CT检查后证实,有1例为双侧基底节病灶,左侧基底节8例,右侧基底节10例,呈斑片圆形、卵圆形低密度灶,×-12cm×16cm,CT值15-28HU,病灶边缘模糊不清,中线无移位,脑室形态正常,周围无明显水肿及占位表现,其中4例行RI检查示一侧基底节区长Tl、长T2圆形或椭圆形病灶,无明显占位。结论法医学鉴定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应当充分考虑整个情况,做出综合的评定。
【关键词】外伤性;脑梗死;法医学鉴定
doi:-7484(:1004-7484(2013-10-6270-02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较为少见,多见于青少年,好发育基底节、内囊及脑干,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偏瘫、面瘫、言语不清、癫痫等症状[1-3],常见的发病原因主要有血液动力学因素、血液流变学因素等,外伤性脑血管痉挛期和脑梗死期是本病发生的两个阶段,预后都比较满意,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中老年人发病率居高,致残和致死率也很高,容易造成患者行动不便、语言障碍、半身不遂等症状,本文结合案例就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在法医临床学鉴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现总结如下。
1案例资料
,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13-46岁,,体重(±,身高(±,摔伤10例,车祸伤5例,坠落伤3例,打击伤1例,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偏瘫、面瘫、口角歪斜等症状,CT检查结果(见下图:所有病例均在1-3天内行头颅CT检查后证实,有1例为双侧病灶,左侧基底节8例,右侧基底节10例,呈斑片圆形、卵圆形低密度灶,×-12cm×16cm,CT值15-28HU,病灶边缘模糊不清,中线无移位,脑室形态正常,周围无明显水肿及占位表现,其中4例行RI检查示一侧基底节区长Tl、长T2圆形或椭圆形病灶,无明显占位。

案例一:张某,男,l7岁,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2011年8月16日因打架致使受伤,后有呕吐、恶心症状,8月17日去医院检查,意识清楚,表达清晰,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血压12580mmhg,,血钠155mmolL,,心率80次分,腹平坦,无压痛、反跳痛,手臂等多处软组织挫伤,脸部红肿,8月16日和8月17日进行CT检查,结果脑内组织正常,显示右枕部头皮组织肿胀,8月18日CT和RI检查示双侧脑室体旁白质区T2WI及弥漫加权像斑点状高信号影,以右侧为著、呈多发性,诊断:①右枕部外伤性头皮血肿;②双侧脑室体旁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法医鉴定损伤与脑梗死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但受检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等病史,没有出现严重颅脑损伤神经系统症状,评定为轻伤。
案例二:王某,男,64岁,既往存在高血压疾病史,2011年12月8日因车祸受伤,出现语言障碍、无法行动等症状,即刻送往医院救治,进行CT检查,结果为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呈圆形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