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典诗词与蒙太奇
湖南朱云珍
许多优秀的古典诗词,往往以生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难忘的印象。因此,历来都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的说法。古典诗词中画面的组接方法,跟电影中的蒙太奇确有不少共通之处。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它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创作构思,先拍摄许多分镜头,然后加以剪辑,使之成为相互连贯、前后呼应的故事情节。古典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也是经过诗人的精心选择和剪辑,有层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些画面也如同电影上的镜头,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逐步向前推移的。如: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两句诗描绘了这样两幅画面:五更时分,雄鸡报晓,天边的明月照着那山乡的茅店旅舍;结满白霜的板桥上,已留下了一双双清晰的脚印。这两幅画面的组接,既简练又含蓄,突出了早行的特点,刻画了旅人凌晨赶路的凄冷感受和寂寞心情。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这两句诗同样展示了两幅画面:窗外,绵绵的秋雨中隐现枝枯叶黄的树木;窗内,一灯如豆,昏黄的灯光照着满头白发的老人。诗人把这样两幅似乎互不相关的画面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调动了读者的想象,让读者从“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个特写镜头的组接中,去体会画面之外的“草木一秋,人生一世”的含意,去感受诗人因岁月流逝、年迈力衰而产生的伤感之情。
柳永的《雨霖铃》运用的蒙太奇就更多了。先看原词: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第一个镜头是:两个人泪眼汪汪地看着对方,拉着手依依难舍,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但由于悲痛而气
塞,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个特写镜头之后,马上接上远景镜头:楚地,天高地远,江阔水缓,暮霭沉沉,秋雁声声。再接上中景镜头:一弯残月,晨曦初露,岸柳飘拂,孤舟泊岸。这一连串无声的跳跃式组接,高度凝练、简洁地把愁肠百结、依依难舍的离情别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杜牧的《山行》是写诗人乘车途经山麓观赏枫林的情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