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丽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690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丽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doc

上传人:glfsnxh 2018/9/14 文件大小:6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丽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丽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文本
丽水市环境保护局
2009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生态环境功能分区 2
第三章污染物总量控制 14
第四章生态环境功能分区规划 18
第一节禁止准入区 18
第二节限制准入区 19
第三节重点准入区 21
第四节优化准入区 22
第五章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24
第一节行政组织保障 24
第二节政策法规保障 24
第三节资金投入保障 25
第四节技术人才保障 2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性质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是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性规划,它通过明确各类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和建设开发活动的环保准入条件等,实现对有限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第二条规划目的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以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为基础,通过设置建设开发活动的环境准入门槛,控制和改善经济社会活动的环境行为,达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
3).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4). 《浙江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
5).《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2006);
6).《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2004);
7).《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报批稿)》(2006);
8).《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大纲》(2001);
9).《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6);
10).《瓯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2006);
11).《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
12).《丽水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
13).《丽水市城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14).《丽水市城乡一体化规划》(2006);
15).《丽水市土地利用规划》;
16). 丽水市其他相关专项规划。
第四条规划范围与期限
本规划以丽水市行政区域为范围,土地面积17298平方公里。包括莲都区、龙泉市、青田县、景宁县、遂昌县、庆元县、松阳县、缙云县、云和县。
规划基准年:2005年;
近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第五条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功能区为依据、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总量控制为手段,按照在新形势下实现环境保护工作“三个转变”的要求,从科学保护和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功能的角度,划定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明确各区域的生态保护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和产业进入要求,实现有限环境资源的有效控制,确保“治旧控新”目标的实现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第六条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加快对受破坏地区的治理和恢复。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确保“治旧控新”目标的实现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2)统筹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和自然和谐为主线,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着眼于区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
(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市域实际出发,根据其资源与生态环境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合理规划,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总量控制目标和产业发展环保准入条件。
(4)可操作性原则
市级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是国家级、省级规划的细化与落实,应突出可操作、易实践的特点,满足环境管理方式需求,为制定差别化的分区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5)与其它规划相协调、衔接的原则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在注重与上一级规划相协调的同时,做好与其它相关规划尤其是生态市建设规划的衔接工作,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七条规划成果
《丽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文本》、《丽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说明》、《丽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登记表》、丽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
第二章生态环境功能分区
第八条分区方法
生态环境功能的小区划分以浙江省生态功能三级区划为基础,综合考虑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及其空间分异,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区域其它专项规划,通过对重点地区的实地勘察,进行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划分。
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命名: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名称由“地名+生态服务功能特点(或生态环境敏感性特征)+生态环境功能小区”构成。
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编码及含义: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编码分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