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二十四诗品.ppt

格式:ppt   大小:4,525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十四诗品.ppt

上传人:小枷 2018/9/14 文件大小:4.4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十四诗品.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解读《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不是一部普通的诗歌理论著作,它是贯通古典美学与现代文艺的美丽通道,是激活技术文明时代诗与思的一个能量源。《二十四诗品》的重要性和远大影响还体现在后人对它的摹仿上,历代产生了许多续作,并已经不限于诗歌理论的范围,如续诗品》、《补诗品》《二十四画品》《词品》.
一、雄浑篇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
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言浩大之用改变于外,由真实之体充满于内,像宇宙本体那样不停地运动,周而复始,日积月累,因内在自然之健,而有一股雄浑之气。雄浑之体得自然之道,故包容万物,笼罩一切,有如大鹏之逍遥,横贯太空,莫与抗衡。自由自在,飘忽不定,浑然而生,浑然而灭,气势磅礴,绝无形迹,必须超乎言象之外,而能得其环中之妙。说明此种雄浑境界之获得必须随顺自然,而决不可强力为之
真体内充”实际上仍是对境界,对虚幻艺术的空间的描述:即这种虚幻的艺术空间“看似”恍兮惚兮、看似虚幻缥缈,但实际上有一种“真体”(一种不可言喻的情感意味和美的韵味)
例如,当我们看到“汉家箫鼓随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时,是不是能感觉到诗人因怀古而生出的慨叹兴亡的情绪呢?这种情绪是没有定形的,缥缈迷漫于诗歌本所创造的虚幻空间中,虽然在客观上却不能看出来,听得到,摸得着,但我们却确实感觉到它的存在,在流动,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真体”了。)
雄浑例诗介绍: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主擒吐谷浑。”边塞的苍茫风光和军土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王维《终南山》天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山峰雄伟,直上云霄,绵延起伏阴晴各殊,涧水曲折,潺潺流过。行人隔水询问樵夫,更将山势的宏大壮阔,衬托得淋漓尽致。
二、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译文:冲淡的人,常常默无一言,心灵却多么微妙。他吮吸着太和之气,与独鹤一道在太空中任竟逍遥。温和的春风掀动着衣襟,又轻轻地拂过门前的竹梢,余韵袅袅—多么冲淡的境界啊!如能把这境界载入诗篇,那该多么好!他淡漠地对待一切,淡得没有什么痕迹可供寻找。倘一动追求之念,顷刻间,又觉得这有违自己的初心了。
冲淡
例诗介绍:王维的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深林幽静、明月悄悄,没有了尘世之累,没有了人为之扰,没有孤独、没有惆怅,只有一片空灵、宁静的心境。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独坐时的寂寞心情和寂静的山景忽然冥会,感受到与自然亲近的温暖,人与山刹那间灵性相通,浑然一体。
只有当心境极为淡泊、虚静的时候,才能可能对大自然最神奇而又最微妙的动人之美,有一种会心的感受与体悟。
三、纤穠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注释:⑴采采,众多,茂盛。
⑵蓬蓬,形容草木密而凌乱。
⑶窈窕,娴静端正的样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形容宫室、山水幽深。
⑷水滨,水边,近水的地方。
⑸比邻,近邻。古时五家相连为比。
三、纤穠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前四句是对幽谷春色的生动描写。在幽深山谷见春水泉涌,更有美人时隐时现,纤秾之内含纯洁之态,艳丽之中蕴高雅之趣。中四句是对前四句的补充,进一步写幽谷周边春色的方方面面:满树碧桃与美人之隐现互衬,更觉鲜艳夺目;和煦春风和流水之采采相映,愈显春意盎然。杨柳飘拂沿水边路曲而阴影连绵,流莺婉啭随山谷幽深而此起彼落。这一切是多么诱人,而又多么让人流连忘返啊!由此可见,“纤秾”比较突出地体现了“声”、“色”之美。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后四句由前八句进展引申出来,循此纤秾之境而乘之愈往,必能愈识其内含之真谛:于纤秀秾华之中存冲淡之韵味,于色彩缤纷之中寓雄浑之真体。故其“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自然溢于言表,纤秾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纤秾”的特色是在纤巧细微而华艳秀丽,但又高雅自然,含而不露。
例诗介绍:杜牧的《江南春绝句》来说明这种特色:“千里鸳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桃红柳绿、楼台掩映之中,诗人又寄托了多么深沉、含蓄的感慨啊!
沉著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
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
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注释:⑴一作“绿林”,这里指山野幽静环境的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