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近代史课程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近代史课程论文.docx

上传人:765103370 2018/9/1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近代史课程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辛亥革命前期的国内局势变化
林宇强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邮编:266510
[摘要]辛亥革命史研究要进一步深入,就必须得对其进行冷思考。循着这一思路,本文拟对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废除、辛亥革命与后来军阀割据的关系以及辛亥革命结局的表述, 提出一些看法和见解。本文认为, 辛亥革命在废除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上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且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后来的军阀割据; 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结局的多歧性表述, 是有深刻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的, 其中让位说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其他诸说也大多忽略了袁世凯与清廷的因素, 应该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当然, 之所以作如此思考, 并非有意否定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而是希望有助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向前推进。
关键字:辛亥革命孙中山袁世凯君主专制
辛亥革命史研究, 曾经很热, 成果也很丰富, 但近几年逐渐显得沉寂,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其研究已经很深, 起点已经很高, 做进一步研究似有难度;另一方面与我们分析研究的框架不能说没有关系。回顾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历程,不难发现,革命史观、孙中山中心观占有很大的比重, 而对革命的对立面如清政府、袁世凯、地方官僚等的研究颇为不足, 此外对辛亥革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是避而不谈就是略谈轻谈。发挥历史的借鉴作用, 还是需要静下心来对之进行冷静思考, 人云亦云不会出好成果。笔者本着对辛亥革命史研究认真负责的态度, 就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和见解, 并非有意否定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而是希望有助于辛亥革命史研究向前推进。不足之处, 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废除
众所周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是通过辛亥革命完成的。这不容质疑。但如果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完全归功于辛亥革命, 则有夸大之嫌, 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 一) 君主专制在近代的消亡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存在长达两千多年之久, 前期其能适应社会发展, 并促进了社会进步,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后期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 其腐朽性进一步突出地表现出来, 外不能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 内不能处理好复杂的国内局势, 而且其存在的条件也逐渐丧失, 因而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消亡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既是封建生产方式的深厚基础, 又是专制政体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鸦片战争以后, 这种曾经具有极强适应性的经济形态, 在面对西方廉价商品的倾销时, 特别是在布匹和一些日常用品上, 根本无法与先进的生产力相抗衡,所以一些手工业不断遭到破坏, 同时农业也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而这些新因素的出现, 为资本主义经济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 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1] 588- 589反过来,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又进一步冲击和动摇了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基础。
2 .阶级基础逐渐缩小和离心。封建官僚体系,无疑是君主专制制度的阶级统治基础。中央强大时, 政府能够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