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明代南京的都市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明代南京的都市规划.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8/9/15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明代南京的都市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明代南京的都市规划发布时间:2009-7-1610:44:28张泉从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带兵攻入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起,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太宗迁都北京止,以此计算,明代帝王在南京苦心经营了六十五年,使南京城的规模,人口和繁华程度超过了以往各代,并与其它都市具有不同特色。当时南京市区约略可以划分为;手工业区、商业区,官吏富民居住区、风景游乐区等。手工业区明初南京城中所居,手工业者占绝大多数。元末的农民战争把大量工奴变成了较为自由的匠人,明初蓬勃兴盛的农业生产又成为手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手工业生产领域中不断产生新行业,产品制作的各个阶段也日益独立,发展成行业。元代初年还只是“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着衣吃饭”,①而到了明初,已是“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不相通用,仓猝聆之,竟不知为何等语。”②当时南京单是官办手工业轮班匠人就有六十二行之多,可见盛况之一斑。手工业区在南京西南,一般为官府指定地点,使“百工各有区肆”。匠人们按行业分类而居,常以职业称其聚居地为某作坊,如木作坊、织锦坊、鞍辔坊等等。作坊地点还考虑到客观环境的特点。染坊多布置在柳叶街、船板巷附近,因为“漂丝必于青溪、东水关、北铜管三水合流之间,其色乌亮”。⑧染坊排出的污水直接流入长江,江湖上涨时则暂停排水,避免污染城内水源,也比较科学合理。机织业“多聚于城之西南隅,以地多冈阜,无潮湿之气,丝经不致霉烂也”。而一些从事需要较大工场和集中管理的官手工业住坐匠户,则居住区多与工场分开,以便管理。位于江边的龙江船厂,规模宏大,工匠众多,洪武、永乐时,就迁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南直隶滨江府县四百余户工匠来京造船,编为四厢,一厢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出船木铁缆匠,三厢出髓匠,四厢出棕篷匠。工场在定淮门外,匠户则集中居住在城内。商业区兴旺发达的商业是明初南京繁华的又一重要标志。明初从商者几乎包括社会各界人士。因为商业有利可图,所以尽管朝廷批评官员们“窥小利而忘大防”,并且多次命令“官员之家,不得于所部内买卖”,⑤但实际上,开店设肆的官员大有人在,后来甚至连武宗皇帝也开店放债了。当时南京城从商人员基本上有三类:一是外地商人,他们专职经商,规模都比较大,一般称为“铺行”,当时“京城铺户多非土著”。⑥铺行多沿官街两侧设置,按类分段。以后由于各地商贾争赴,甚至把宽广的街道都侵作店铺,以致于政府制定罚规:“凡侵占街巷道路而起盖房屋……者,杖六十,各令复旧”。⑦二是本地军、民,匠户,所营规模不大,一般设店或摊,多在居住区内,“铜铁器则在铁作坊,皮市则在笪桥南(皮作坊)……盖国初建立街巷,百工货物买卖各有区肆。”⑧三是郊乡农户,以日用食物、燃料等贸易为主,营业地点多集中并有时间性。这种集中贸易处仍沿古制称为“市”,除聚宝、三山、石城等门外,城内主要集中于镇淮桥西秦淮河两岸,以及大中桥、北门桥、三牌楼等处。经商人员的居住,本地人当然都自有住房,外地商人则靠租借。为了解决这些人的居住问题,洪武、永乐年间,政府在城内外先后建了许多官房,称为“廊房”,以供经商、居住,官府收取房租。仅上新河—带一次就建了数百间廊房。此外,为了促进流通,同时增加政府收入,明太祖还命工部在三山等门外濒水处建屋,叫做“榻坊”,以供商人中转存货,官府收税。官吏、富民居住区有别于工商居住区,这里的居民主要是功臣贵戚、文武百官,包括一部分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