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文档名称:

[优秀论文]企业社会责任与营运绩效实证研究——以中国上市企业为例.pdf

格式:pdf   页数:7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优秀论文]企业社会责任与营运绩效实证研究——以中国上市企业为例.pdf

上传人:化工机械 2013/4/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优秀论文]企业社会责任与营运绩效实证研究——以中国上市企业为例.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营运绩效实证研究——以中国上市企业为例
姓名:官群凯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国际贸易学
指导教师:任荣明
20100101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企业社会责任与营运绩效实证研究-以中国上市企业为例
企业社会责任与营运绩效实证研究
-以中国上市企业为例

摘要

本文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形成,以及文献研究,其中重点
研究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我国 1470 家上市
公司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于财务绩效的影响,特别的,本文还按行
业进行了分组比较。研究发现,每股股利、所得税占营业收入比重与
EPS 显著正相关,表明我国企业对股东与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最强;
支付员工工资现金流占营业收入比重与 EPS 显著负相关,与预期相
反,而在分组比较中,这一变量基本不显著,表明企业对员工承担社
会责任的意识并不深刻,从而忽略这方面的社会责任;应付账款所占
比重与财务绩效正相关且显著,这也与预期相反,在分组比较中,这
一变量基本不显著,反映了企业对供应商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认知度
不高,相反的还损害供应商利益,因此难以反映出这块社会责任对财
务绩效的影响;利息保障倍数与资产负债率对 EPS 的影响并不显著,
分行业研究发现大部分行业中,这两个或其中的一个指标显著。在部
分的行业中,我国企业通过控制债务风险,对债权人能够尽到社会责
任,从而对 EPS 产生影响;但在全部的上市公司中,依然存在着部分
1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企业社会责任与营运绩效实证研究-以中国上市企业为例
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因此使得整体公司的回归效果并不显
著。总体来讲,国内企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薄弱,多数企业对
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依然不了解,本文建议政府应发挥其号召力,尽快
召集学界与业界的人士,结合双方的力量共同针对中国的国情制定官
方的企业社会责任纲领,完善信息披露、奖惩等制度,让国内企业有
遵循的依据,加速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促进社会的整体福利。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利益相关者, 社会责任绩效
2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企业社会责任与营运绩效实证研究-以中国上市企业为例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panies



ABSTRACT


Companies not only strive to maintain their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while chasing for better operating performance, does it
worth the same effort to pursue values such as honesty and integrity? A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s the world's social phenomenon,
scholars have called panies to assum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not neglect their obligations to employees, consumers, as well as
environment and other stakeholders.
The purpose of business existence is to seek profit, however,
engag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s often been recognized as a
heavy burden to achieve profit maximization. Although the benefits
promoted by scholars, such as reduce operational risk, increase consumer
loyalty, improve corporate image, enhance employee loyalty and
productivity, etc. have tremendous appeal to the management level, but
ul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