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上市公司的治理困境与对策建议.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市公司的治理困境与对策建议.doc

上传人:jiaxidong_02 2015/8/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市公司的治理困境与对策建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市公司的治理困境与对策建议
摘要:目前公司治理问题是一个全球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它关系着上市企业经营的成败。由于中国公司制企业发展时间较短,公司治理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暴露出大股东行为缺乏有效制衡、内部人控制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着眼于治理体制完善和创新,结合国美控制权之争的经典案例,对中国的上市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为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治理困境;国美“黄陈之争”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128-02
引言
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兴起,公司治理问题也应运而生。公司治理的起因就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一般来讲,公司治理是一套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一系列约束和激励机制的集合。其中,内部治理是指公司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独立董事共同构成了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则是指社会公众对公司及其股东、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和约束机制,社会公众主要包括政府、消费者、社区、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相互配合,共同决定了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
明确公司股东、董事、经理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和责任,实现权、责、利之间的有效制衡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所在。能否设立一种有效的制度机制或者契约来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关乎企业的经营成败。
由于中国的公司制企业发展至今只有二十年左右的历史,经验储备不足且受儒家“家族式文化”的影响甚深,上市公司暴露出众多诸如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严重损害公司发展的问题。因此建立合理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成为摆在上市公司面前的核心问题。
作为中国上市公司发展史上最典型的公司治理案例之一,国美电器黄光裕和陈晓控制权之争集中暴露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导致的大股东行为缺乏有效制衡、内部人控制和外部约束机制弱化等现实治理困境。
一、公司治理困境的现实反映
(一)股权过分集中,小股东利益得不到保障
过度集中的股权,会导致大股东“独裁”和“专权”,不利于对经理人的监督和制衡。在那些股权相对集中的上市公司里,全体股东与大股东直接便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出现了“一股独大”的现象。大股东可能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故意操纵公司的重要决策,滥用职权,甚至无视公司章程,严重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大股东一手操纵下的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就如同摆设,发挥不了其应有的监督作用,这会严重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率效果。
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国美公司上市前后,黄陈之争爆发之前。国美电器2004年在香港借壳上市以后,当时作为国美董事会主席的黄光裕,不断地利用股票市场套现资金。据统计,从2004—2008年事发前,黄光裕从香港股市共套现约135亿元人民币。因此,为了在所占份额减少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董事会依旧可以维持自己的控制地位,黄光裕利用自己绝对控股的地位,不顾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不断地赋予董事会更大的权利。2006年,作为国美公司第一大股东黄光裕对公司章程做了一次大的修改,他决定授予董事会随时任命董事的权利,并可以采用任何方式增发和回购股份等权利。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作为国美董事会主席的黄光裕即使在只拥有国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