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巧做导师和引路人.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巧做导师和引路人.doc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2018/9/15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巧做导师和引路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巧做导师和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这样的建议“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做为班主任德育方式众多,“润物细无声”的集体活动最为常见。那么如何组织好,巧做导师和引路人呢?下面我就谈谈我的认识: 一、集体活动分类和原则作为班级建设的班级集体活动,通常根据组织范围被分为两大类:日常性班级活动和阶段性校级活动。 1、日常性集体活动:班会、黑板报等。 2、阶段性集体活动:队列、会操比赛、歌咏比赛等。阶段性集体活动,一般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性集体活动、知识性集体活动、节日性集体活动、教育性集体活动等等。这种全校性的竞技比赛除了能够发掘人才和活跃学校生活,还能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和班级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要充分地发挥竞赛,评比在促进集体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意义上的集体活动指第二种。对此我坚持的原则是: 第一,把取胜看作参赛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唯一目的。第二,通过参赛带动班级的日常活动。二、巧做导师和引路人案例一:开学初的队列比赛中,同学们步伐整齐、口号震天。收获的不仅仅是沉甸甸第一,更是团队精神、纪律观念。案例二:2011年的“军歌嘹亮”歌咏比赛中活动,我事先进行了宣传发动,并群策群力的设计出口号、标语、手拿大小国旗、穿军装、行军礼等花样。全班同学热情高涨,积极配合,不厌其烦地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练****我则在一旁负责监督指导,同时还特地请来了音乐老师给同学们进行了专业的辅导和指点,同学们演唱水平很快有了显著的提高,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训练起来更加认真,演唱的水平自然更进一步,摘得一等奖桂冠。公布结果后,同学们也随之欢欣鼓舞,热情高涨。这两个案例引起了我的深刻思考:集体活动组织得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更可以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要成功地组织集体活动,就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目的明确高度重视有的放矢是成功的第一步。班主任自己认真思考并传递给学生活动目的,比如“军歌嘹亮”,进行吃苦耐劳和拼搏进取精神教育;比如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挖掘出“班级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拼搏精神、责任意识、互助协助”等多方面内容。其次,班主任的重视是强心剂。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情感、调动学生主动精神,这是对同学最大的激励。然而一些班主任却常常漠然视之,用***的心理看待这些活动:比个输赢有什么意思。甚至极个别班主任把积极组织集体活动的班主任,斥之为“虚荣心强,爱争输赢”。导致同学们的热情和积极性难以被激发,影响了活动的效果和意义。其实正确的认识应该是:从小爱集体,长大就爱国家。而集体活动则是培养集体主义的摇篮,重视集体活动也就是重视集体主义教育。 2、组织分工群体参与带动每个同学。把活动全过程向全体学生演示或解说一遍,把活动所涉及的人、物、时、地、事指示给有关学生,明确任务。要动员任何人都积极参与到活动的组织开展中来,这样才能达到活动教育的目的。组织班干部,进行明确的分工。如体育委员负责口号工作,宣传委员负责拍照做班级文化资料,卫生委员负责好当天的会场卫生,而班长和纪委则负责全部的协调和组织及监督工作,使每项工作都具体到位,责任明确,这样一来,在队列比赛时,由于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当天就会忙而不乱,井井有条,既能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班干部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整个班级也体现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