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论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建设.docx

格式:docx   大小:3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建设.docx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9/15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建设.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陶武先署名文章:论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建设2013-10-910:10:57新闻来源:四川经济网当今时代,伴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对生态环境的高度关注,建设生态文明越来越成为人类共识和协同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现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实现路径,就是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为此,必须增进共识、肩负使命,观念先行、产业奠基、制度保障、文化浸润,加快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一、生态文明——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人类文明是人们在认识、适应自然,并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注重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进化自身、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成果。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既是一部人与人关系的发展史,亦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史。人类源于自然界,又在与自然界的矛盾协调中不断向前发展,创造了不同的文明形态。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物质生产活动主要是采集与渔猎等简单、原始的方式,历时上百万年;铁器的出现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由此进入农业文明,历时约一万年;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工业文明,人们逐步开始现代化生活,历时三百多年进入目前的后工业时代①。工业文明高扬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以征服自然为旨趣,推动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改造活动达到极致。但是,“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随着文明产生的社会为自己建立的一切机构,都转变为它们原来目的的反面”②。在人类征服、改造世界的进程中,忽视了人的行为的两重性,自然界对人的根源性、独立性和制约性的一面。因而,在创造巨量物质财富的同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使人类陷入空前的资源紧张、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之中。开山、填海、建高楼、筑大坝……人类不遗余力改造地球,使地球进入一个全新的地质年代(GeologicEpoch),1995年诺贝尔奖得主、荷兰大气化学家保罗·克鲁岑(PaulCrutzen)最早提出了“人类世”(Anthropocene),以此强调人类活动对地球——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正是基于对工业文明得失的深刻反思,人们提出了生态文明理论,并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实践。“生态”一词最早出自古希腊语,指人生存所依赖的环境。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30年代,人们提出了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概念;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环保运动,催生了生态文明观念。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③、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④等著作在拷问传统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彰显了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追寻。1995年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首次用英语表述了“生态文明”一词,并将生态文明定义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追求和发展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在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各方面成果的总和⑤。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⑥。广义的生态文明尚处于从工业文明脱胎而出的历史演进中;狭义的生态文明则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⑦,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样都属历史范畴。本文从广义角度理解和论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研究生产力、经济和社会现象时必须关注的问题。在研究生产力时,马克思不仅划分了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联合生产力和个人生产力,而且也从生态角度划分了“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前者指自然物蕴藏的有助于物质财富生产的能力,后者指人类改造自然从而获得物质财富的能力。“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劳动在无机界发现的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一样,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⑧。从社会有机体的系统看,生态文明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倡导生态文明就是保护社会生产力,就是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是维系人类的可持续演进。生态文明立足于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本质是人类各项活动的生态化:——价值取向生态化。生态文明首先表现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其基本价值指向,是追求生产活动与自然进化和人的发展统一。人类长期将自身利益看作整个社会的价值原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价值标准,把自然界只当作人类开发和攫取资源的富源地。导致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人类遭到自然规律无情报复,人类的生存基地受到削弱、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事实上,人与自然不应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生态文明正是以整个生态系统为立论基础,强调“人是生态整体中的一员”,并着眼于生态共同体的利益与要求,加强生态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律对其成员行为的约束。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