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阳光体育-新课程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1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阳光体育-新课程方案.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8/9/15 文件大小:2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阳光体育-新课程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阳光校园·体育新课程研训工程”方案简介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推广研究总课题组2009年目录一·整体概况 (谨为参考,各实验单位可根据具体研究方向和内容确定子课题题目) 5管理服务办法 (各基地校选报) (以下项目学校自选其中一项) 8申报审批书 9一·整体概况参与体育新课程科研实践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中国棒垒球协会、中国网球协会、中国定向运动普及与推广委员会、中国篮球协会、中国登山运动协会及国际排舞协会、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赛事组委会、北京大学拓展训练研究中心体育新课程科研实践支持单位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人教社体育室、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所体育新课程研发承担单位中国教育学会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体育新课程”“7号文件”、全面推进“阳光工程”,《体育与健康》“体-教”结合的模式,,::融汇体育与教育的精神理念,促进校园文化与社会形象的和谐成长。:以科研为引领,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科研体系,探索高效率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和学校体育活动模式,建立阳光体育新课程国家级实践样本校。:总课题组提供骨干教师新课程教学培训、基地校全员培训。基地校骨干教师将进入中国教育学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开设的专项提高培训和专业培训计划以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发挥国家体育总局的行业权威性和专业指导资源,为基地校提供实验教学与训练器材。通过参与式教学活动和课外组织的建设及班际、校际等各级别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与集体荣誉感,以及乐观向上、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通过竞技体育运动精神的传授,让学生体验个人与班组、运动队、学校乃至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和谐友善的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认同感与责任感。以上各个方面目标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其基本特点是以课堂教学为龙头,将新项目延展到课间、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中去,各项教学活动力求围绕多个目标开展,并与其他体育项目和其他学科相结合。总课题组承办每年的国家级年度赛事和体育教学科研评比活动,加强全国各地校际间的横向交流。以科研为龙头、牵动整体工作开展首轮科研周期:2008年-2010年中期科研计划:2010年-2015年采用滚动申报、分层递进的形式,将科研管理与整体工程的重要研究环节相协调,根据发展中的需求不间断开展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应用型研究。第一批新课程科研单位可以直接进入“十二五”的科研单位序列,保证整体工作的连续和有效。长期科研计划:2010年-2020年以中国教育学会的体育专家团队为核心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下,联合国内外高校和基础教育领域的示范校群开展长期的、连贯性的应用型科研实践。总课题组顾问:宋尽贤教育部体卫艺司原司长、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理事长郭永福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敏宽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顾问、台盟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垒球协会主席、国家女子垒球队前主教练总课题组组长: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教授总课题组副组长:曹华《中国教育学刊》副主编赖天德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总课题组秘书长:王建中国教育学会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体育教研部主任(秘书处)刘颖中国教育学会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育教研部教研员谭明琼中国教育学会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育教研部教研员专家委员会成员耿培新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主任研究员、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研究室主任吴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滕子敬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赵希斌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