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齐国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
齐国的都城临淄,初名为营丘,所以临淄就是营丘,太公同样封齐建国于此地。  临淄是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11 世纪,周武王封姜太公于此,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营邱(今临淄),从此这里成了齐国的国都。
齐国简介
齐国名人
姜太公
齐桓公
管仲
孙武
孙膑
晏婴
姜太公(约公元前1128-约公元前1015),本名吕尚,姜姓,字子牙,被尊称为太公望,后人多称其为姜子牙、姜太公。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姜太公半生寒微,怀才不遇,四处飘泊,但他隐忍负重,察风云,候时机,垂钓渭水,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兴周邦。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决战,太公出阵;灭商兴周,功推第一。周初分封,首封为齐。齐者,脐也。若以鲁为首,燕为足,则介于首足中间是为脐(齐)。太公治国有术,齐国如日东升;遗教子孙,泽被后世,后世有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升五霸首座,将太公遗业推向顶点。
姜太公
故事典籍: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钓鱼台
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
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齐桓公(?-前643),名小白,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春秋五霸”之首,前685-前643年在位。他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使齐国国力逐渐强盛,成为天下诸侯的盟主。
齐桓公一生显赫,是—位有治国才干和雄图大略的统治者,他在自己的国内实施了一些整顿和改革,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在春秋列国中成为第一个霸主。虽然争霸战争对社会经济有很大破坏,劳动人民对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对中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融合,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生平经历: 故事典籍:
时逢内乱,惊险即位管仲拜相
拜管为相,实行改革九合诸侯
东征西讨,开始称霸尊王攘夷
葵丘会盟,称霸诸侯
宠信阉竖,昏庸晚年
齐桓公
- 春秋时期,齐国襄公是个淫乱的国君。他被人谋杀后,国内大乱。齐大夫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莒国。鲍叔牙的好友管仲随公子纠出奔鲁国。公子纠和小白得知国内无群君时,都回来争夺君位。在回国途中,管仲怕小白先回到齐国,用箭射杀他。但箭射在带钩上,小白抢先回到临淄,即了君位,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击退了鲁军的进攻,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囚送管仲回国。桓公任鲍叔牙为卿相。鲍叔牙辞谢,劝桓公抛弃私仇,重用管仲。后来,齐国经管仲的改革,日渐富强。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拜相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曰“敬仲”,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故事典籍:
管鲍之交、齐鲁之战、
北战山戎、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