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doc

上传人:likuilian1 2018/9/15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前言:科学向来都是循序渐进,不断积累进步的。中国清朝前(不包括清朝)的几千年里科技和经济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的,英国的李约瑟也著书作过说明(中国科技简史),近代一些人说中国文化是模糊的、抽象的,不利于科技发展的说法,完全是无知的表现,至于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前面已经谈过,见精神上的崛起才代表一个民族真正的崛起---论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及荣辱观。1、数学是各学科发展的基础,没有数学各学科(指理科)就无法发展。到了今天,中国古代数学终于重新焕发出强大生命力,重新回到科技的顶峰,中国古代数学为数学机械化提供了可能,简而言之:西方数学主要以不断发现定理,证明定理,然后应用定理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定理不断增加,使人们记忆出现负担,而中国古代数学主要以计算方法为主,用计算方法解决一切问题(如果你真正理解这句话,你就会发现计算的过程就是一道应用题的简洁、严谨的解析过程,不同的计算方法就对应着不同的解题思路),近代数学诞生标志的解析几何与微积分,从思想方法的渊源看都不能说是定理倾向,而是算法倾向的产物。任何问题→数学问题→代数问题→方程求解。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称,数学机械化将改变人类的未来。2、吴文俊以一位数学家的素养敏锐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数学“寓理于算”鲜明特点表现在它的机械化和构造性。70年代初,吴文俊开始研读中国数学史。中国古代数学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直到14世纪,在许多数学领域都保持西方望尘莫及的水平。但是,西方一些数学史家不了解也不承认中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将其排斥于“数学主流”之外。吴文俊对此作了正本清源的研究。他撰写了《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文中详细列举在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等学科的发现和创立过程中,中国传统数学所起的重大作用,吴文俊认为:近代数学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主要是靠中国的数学,而非希腊的数学。这一论断在当时真可谓空谷惊雷,振聋发聩。他的论文《我国古代测望之学重差理论评价—兼评数学史研究中某些方法问题》从古代“重差理论”入手,见微知著,批判了数学史研究中“以今代古”所产生的巴比伦神话、印度神话以及丢番图神话;吴文俊意识到“几何与代数的配合、代数的几何应用与几何的代数化正是宋、元天元术的主要含义”,指出“在宋、元数学家的手里为了发展天元术而建立了一整套的代数机器”。这为他日后机器证明思想埋下了伏笔。3、中国是最早应用“十进制”计数法的国家,比所见最早的印度(公元595年)留下的十进制制数码早一千多年。同一时期的欧洲及其他国家还在用60进位、20进位的计算方法。在世界各种各样的记数法中,十进位记数法是最先进、最方便的。著名的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教授曾对中国商代记数法予以很高的评价,"如果没有这种十进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李约瑟说"总的说来,商代的数字系统比同一时代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更为先进更为科学。"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很多,大多都已失传,流传至今的主要有:《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丘算经》、《周髀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经》和《夏侯阳算经》。收录古代著作的四库全书,被八国联军一把火烧得仅剩下不到10%。4、发明算盘以前中国人用“筹”记数,所谓:运“筹”帷幄,就来源于此。它最初是小竹棍一类的自然物,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