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书法参考资料家王羲之.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书法参考资料家王羲之.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8/9/16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书法参考资料家王羲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307~365年)字逸少,山东琅琊临沂人。其父王旷,与王导、王廛是堂兄弟。王家世代为官,文学艺术的积淀丰厚。王导的书法师法钟繇、卫觊等书家,以草书和隶书名世。永嘉渡江时,他还把钟繇的《宣示帖》藏在衣带中带到江左;王廛书法学张芝、卫觊,渡江时也随身带索靖的《七月二十六日帖》至建康,其“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的书学观,对王羲之有很大的影响。王羲之少年时代随族迁移至建康,住在乌衣巷。幼年的羲之开窍甚迟,讷于言。但望族的优越经济条件和家族文学艺术渊源的涵养,使他在十三岁那年受名士周觊的青眼相待,始受世人所重。青年时代显露出超众的才华,超凡脱俗,风度翩翩,言行举止都为时人瞩目,于是有了“择婿东床”的典故。后授职移居会稽,官至会稽内史(相当于郡的太守),授右将军。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辞职,公元365年病故。他不仅书法出众,文学水平也极高;他受儒家人世观和道教出世思想的影响都很深。从主体上看,他从小就努力学****各方面的知识,构建以儒家民本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骨架,努力于经世致用之学,对政治经济军事医学都有所研****为他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奠定坚实的基础;不得意时能以道家出世思想求得超脱,不为红尘烦恼所羁绊,从而在文学艺术上多一份潇洒与飘逸。在他们这样的大家族里,他的政治生涯算是很不起眼的,但书法艺术的光辉则足使家族生辉,光耀千古。王羲之的书法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时师从卫夫人铄等人,学****钟繇、卫恒、索靖等名家的真迹,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并受蒙师的潜移默化,印入了优美的书法艺术特征。第二阶段是青年时期,系统地学****前人的碑刻与真迹,全面掌握各种书体的艺术精髓,逐渐显现了自己的风格;但从总体上看,书风还是比较质朴的。第三阶段是中晚年,致力于继承中的改革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主要体现在他把汉代以来古朴的书体变为妍美流便的新书体,其作品为历代所宝,影响所及,至高无上,被誉为“书圣”。王羲之是一个书法全才,章草、八分、飞白、行、真、草都精通。他也是一个多产艺术家,在世时不知写了多少作品。他死了,一百多年以后,藏于南朝宫廷中的二王牌墨宝尚达六七百卷,可惜大多焚于侯J12:~L(555年)。李世民于贞观中复求得羲之墨迹2290张,装裱为13帙128卷,其中楷书50纸,行书240纸,其余为草书。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王书又逢劫难,北宋刻《淳化阁帖》时,所汇羲之书法只230种左右。至今日,可以肯定的羲之真迹连一件也难寻了! 王羲之最大的书法艺术成就体现在所作的遒美劲健的行书上,以《兰亭序》(见折页)为代表的作品,把中国的行书艺术推到“尽善尽美”的顶峰! 《兰亭序》是一篇记叙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一批文人在会稽兰亭举行“祓楔”雅集的文章,以文美而被后人收人《古文观止》,以书法美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据传,《兰亭序》的真迹因唐太宗生前无以复加的喜爱而殉葬昭陵,现在所见的几个本子都是由弘文馆拓书人此前根据真迹双钩廓填而成,其中以冯承素摹的、有唐中宗“神龙”小印的最接近真迹。因为王书无存世真迹,引出了近世诸多质疑和争论,其中以郭沫若最为激进。他于1965年在《文物》杂志6月号上发文断言《兰亭序帖》是智永之徒的伪托,无视魏晋以来书法篆隶楷草行书并存的大量文物的存在,咬定晋代只有隶书体,所以“楷体书”《兰亭序帖》必然是伪迹。①高二适对此提出反驳后,《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