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二章配位滴定法
第一节概述
配位滴定法: 又称络合滴定法
以生成配位化合物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滴定条件:
定量、完全、迅速、且有指示终点的方法
配位剂种类:
无机配位剂:形成分级络合物,简单、不稳定
有机配位剂:形成低络合比的螯合物,复杂而稳定
常用有机氨羧配位剂——乙二胺四乙酸
乙二胺四乙酸:EDTA
EDTA的物理性质
水中溶解度小,难溶于酸和有机溶剂;
易溶于NaOH或NH3溶液—— Na2H2Y•2H2O
续前
EDTA的离解平衡:
各型体浓度取决于溶液pH值
pH < 1 强酸性溶液→ H6Y2+
pH ~ →主要H2Y2-
pH > → Y4-
H6Y2+ H+ + H5Y+
H5Y+ H+ + H4Y
H4Y H+ + H3Y-
H3Y- H+ + H2Y2-
H2Y2- H+ + HY3-
HY3- H+ + Y4-
最佳配位型体
水溶液中七种存在型体
续前
EDTA配合物特点:
1. 广泛配位性→五元环螯合物→稳定、完全、迅速
2. 具6个配位原子,与金属离子多形成1:1配合物
3. 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无色,利于指示终点
与有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更深
示意图
注:副反应的发生会影响主反应发生的程度
副反应的发生程度以副反应系数加以描述
不利于主反应进行
利于主反应进行
(一)配位剂Y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EDTA的副反应:酸效应
共存离子(干扰离子)效应
EDTA的副反应系数:
酸效应系数
共存离子(干扰离子)效应系数
Y的总副反应系数
EDTA的酸效应:由于H+存在使EDTA与金属离子 配位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1. EDTA的酸效应系数
注:[Y’]——EDTA所有未与M 配位的七种型体总浓度
[Y] ——EDTA能与 M 配位的Y4-型体平衡浓度
结论:
三、条件稳定常数
(表观稳定常数,有效稳定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