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冶金考古课程提纲40学时.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冶金考古课程提纲40学时.doc

上传人:dlmus1 2018/9/16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冶金考古课程提纲40学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冶金考古”课程提纲(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课程简介: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物质材料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了解与冶金技术有关的采矿、选矿、冶炼、铸造、热处理和腐蚀与防护等方面知识,初步掌握冶金考古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利用考古样品进行实验研究能力,为深入探讨金属材料与考古文化有关的起源、交流与传播等问题提供科学资料。冶金考古的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冶金考古主要研究考古遗址、墓葬出土或博物馆等收藏的与金属的使用和冶炼过程有关的遗物,如找矿、采矿、选矿、冶炼、铸造、锻造和热处理等冶金过程出现的金属制品、冶炼炉、退火炉、熔炉、炉渣、矿石、铸范等。研究目的:研究与冶金技术有关的采矿、选矿、冶炼、铸造、热处理和腐蚀与防护等问题,为深入探讨金属材料与考古文化有关的起源、发展、交流与传播等问题提供科学资料。研究方法:文献分析;金相技术;成分分析;同位素比值分析;考古调查等。研究现状:国内外冶金考古状况。古代采矿技术、冶金原理和金属学基本知识中国古代矿冶业:找矿、采矿、选矿技术及其发展过程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金属的微观结构、物理性质和金相分析中国古代出现的各种金属及合金种类古代铜合金冶炼和铸造技术冶铜技术的起源:重点介绍西亚地区的铜冶金技术中国早期铜器研究:重点介绍中国甘青地区出土铜器、中原地区出土早期铜器的发展状况中国古代炼铜技术:火法炼铜、湿法炼铜铜合金的冶炼:各种铜合金,如***铜、青铜、黄铜、白铜的制作工艺与冶炼方法古代铜器的铸造技术:范铸技术、失蜡法铸造和叠铸技术古代铜器的锻造技术古代其他有色冶金技术有色金属的冶炼:锡、银、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古代金银器的制作技术古代钢铁技术钢铁技术的起源:西亚地区、欧洲地区、非洲地区古代钢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钢铁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古代生铁冶炼、利用生铁脱碳制钢及热处理工艺,中国钢铁技术体系的建立古代铁器的铸造和锻造技术钢铁技术在东亚地区的交流与传播:中国先进的生铁冶炼和生铁制钢技术对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影响表面处理技术包金、鎏金、错金银技术黄铜表面着色乌铜走金银技术冶金考古专题研讨微量元素、铅同位素比值测定与铜器产地研究中国冶金技术起源研究中外冶金考古研究的比较冶金考古的未来发展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讲座与实验室实****相结合教材:孙淑云,李延祥:《中国古代冶金技术专论》,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中国冶金史论文集》(第一、二、三A、三B集),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华觉明:《世界冶金发展史》,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年。李京华:《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第一、二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2003年。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铸就的文明》,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苏荣誉:《中国上古金属技术史》,济南:山东***,1995年。田长浒:《中国铸造技术史(古代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5年。谭德睿:《灿烂的中国古代失蜡铸造》,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王巍:《东亚地区古代铁器及冶铁术的传播与交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