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加强工程结算管理措施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强工程结算管理措施研究.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3 2015/9/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强工程结算管理措施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加强工程结算管理措施研究
摘要:摘要:工程结算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的切身利益,应引起结算管理人员的重视。本文通过自身工作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如何加强工程结算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建设单位对工程结算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工程;结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 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在社会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形势下,作为投资主体,无论政府、企业或个人,必定会对资金流向严格把关,认真审核,为此,或多或少造成了工程进度与资金到位的时间差;另一方面,由于建设工程周期长、范围广,事后审核往往难以追溯,加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工程项目的结算工作动辄持续一年半载,工程余款的拨付一拖再拖,基层施工单位、企业的资金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1、建设业主对外结算管理的定位、角色
单纯就合同关系而言,建设业主作为合同甲方对合同全面负责,对计量、结算、支付等理应拥有决定权。但是,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特别是大型公共设施、基建项目的投资主体仍然是政府,对于通过政府财政、政府融资等渠道支付的资金,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行使相应的监管、备案等行政职能,层层把关,层层审核,因此,就实际操作而言,工程合同的建设业主(甲方)往往不具备一审定案的权力,在工程结算的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充当承上启下的中间人角色。工程结算前期,建设业主首先依据各种工程资料,根据监理单位的意见,对工程结算作初步审核。初审后,建设业主负责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进行面向各级政府部门的结算审核,直至终审定案。建设业主的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双重定位,决定了其必须同时充分发挥好审核、协调两种职能,并细化、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为此,以下将分别讨论建设业主对外和对内两种结算的管理。
2、建设业主内部的结算管理

作为组织实施工程建设的管理单位,建设业主从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方面对工程全过程实行全面监控、管理,并掌握着最原始的、最准确的工程情况、资料。科学地进行工程资料的收集、管理将为工程结算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建立完善、严谨的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如土建、市政道路桥梁、交通智能化、水电安装、园林绿化等分别建立一整套的资料目录清单、体系,严格按档案归类规则备份工程技术、经济、政策等资料,对已保存资料的借用、使用办理好登记手续,慎防资料遗失。同一记录文件或资料应同时按工程项目和资料类别分别复制备份以便日后检索查考。内外业管理工程师应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工程资料的收集持不放过、不妥协、不轻视、不缺位的态度,一张简单的现场施工示意图往往成为日后工程结算计量,审核的重要根据。同时,做好内外业管理工程师之间的协调,杜绝移交错位,管理推诿等,避免使资料管理出现真空地带。
(内审)
本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阐述:一是程序性审核;二是技术性审核。前者主要审核结算文件、图纸、资料的合法性,如签证工程量是否已包含于合同单价内,设计变更是否已在施工方案中考虑,竣工图中的工程量是否如实反映竣工情况,有关支持证明材料(洽商、会议纪要、备忘录、进货记录、发票等)是否齐备等等。该部分的审核直接关系到结算资料的说服力,是各级审核单位查验的重点。对于技术性审核,主要包括工程定额套用合理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