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金、锑成矿带论文:藏南拆离系江孜—隆子金—锑成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锑成矿带论文:藏南拆离系江孜—隆子金—锑成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doc

上传人:cai.li.bin 2018/9/16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锑成矿带论文:藏南拆离系江孜—隆子金—锑成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锑成矿带论文:藏南拆离系江孜—隆子金—锑成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中文摘要】本文依托“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以西藏江孜-隆子地区金、锑矿床为研究对象,较系统地阐述了江孜-隆子金-锑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及矿产分布规律,深入分析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了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进行了成矿远景分析与成矿远景区的划分。江孜-隆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区(TH),主要研究对象为该区内介于藏南拆离系主拆离面(STDS)与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之间的藏南拆离系金、锑成矿带东端。自20世纪60年代中晚期以来,该区先后发现了沙拉岗、车穷卓布、马扎拉、查拉普、浪卡子等一大批金、锑矿床(点),具良好金、锑矿找矿前景。本文综述了江孜-隆子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区域岩浆活动、区域变质作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及区域矿产特征。重点剖析了沙拉岗、浪卡子、查拉普、马扎拉和车穷卓布5个锑、金、锑-金典型矿床的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讨论了各矿床的成矿时代、矿床成因机制及成矿过程,建立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式。详细叙述了大地构造环境、地层岩性、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控矿致矿地质因素,认为该区金、锑矿形成受地层(三叠系-白垩系)、岩性(黑色含碳质砂板岩、碳酸盐岩、硅质岩等)、构造(褶皱构造+变质核杂岩系统+断裂构造+层间破碎带)、岩浆岩(新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五位一体”控制,不同控矿因素组合对成矿所起的作用各异,归属于沉积-改造-叠加成矿的不同阶段。本文系统总结了江孜-隆子金、锑成矿带成矿规律,认为该区金、锑矿床主要分布于晚三叠世、侏罗-白垩纪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中,新喜马拉雅期构造岩浆活动与该区成矿作用关系极为密切,成矿时代集中于14~34Ma之间;空间上矿(床)点产出主要受近东西向、南北向断裂的控制,其分布具有东西向的分段性及南北向的分带性和围绕变质核杂岩的环带性特点。对该区区域构造演化、成矿作用和成矿模式研究表明,该区金、锑矿床的形成主要经历了晚三叠-早白垩世初始矿源层的形成、晚白垩世-渐新世(70~23Ma)动力变质热液改造及中新世新近纪(23~8Ma)火山-次火山岩浆活动的叠加富集成矿三个重要阶段。本文在区域成矿背景、典型矿床、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藏南江孜-隆子金、锑成矿带成矿远景,认为成矿带北部沿邛多江深大断裂南侧的然巴和邛多江两处变质核杂岩周边地段是金成矿的最佳地段;成矿带南部洛扎深大断裂分布地带,堑垒式构造过渡部位近南北向断裂与东西向断裂交汇部位,为锑矿形成的最有利环境;成矿带中部的绒布~古堆断裂一线,是寻找金-锑矿床最有利的地段。本文在详细研究区内物、化、遥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沙拉岗、浪卡子、查拉普、马扎拉和车穷卓布等5个金、锑矿综合找矿模型及其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找矿标志。以研究区内矿床(点)为基础,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区域化探成果以及遥感信息等划分了然巴-浪卡子变质核杂岩成矿远景区(Ⅴ1)、邛多江变质核杂岩成矿远景区(Ⅴ2)、下坝-雪拉成矿远景区(Ⅴ3)、哲古错-马扎拉成矿远景区(Ⅴ4),四个成矿远景区并分别论述了各成矿远景区特征及找矿方向。【英文摘要】Gyantse-Lhunzegold-antimonymetallogenicbeltinT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