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唱片.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唱片.doc

上传人:mfhrekp299 2015/9/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唱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唱片
资本的积累总是伴随血腥,却并不是放之皆准的真理,我淘碟的经历非常人所有,但自认没有什么罪恶。
1997年,我收到一份来自美国的礼物,一个CD随身听外加一张“TLC组合”的原版碟,由此,才开始真正听CD,之后自然把“打口带”换成了“打口碟”,可以这么说,我的爱乐史上来就不符合什么传统。
第一张打口碟是淘自人人天桥上的重金属专辑《白光》,然后就迅速成了海淀斜街几个铺面的常客,并且和两个人成了朋友,关系最好的是“海峡小屋”的J店主,就是那个长发披肩、每天拎着把吉他的东北青年。那时不像现在,买和卖的矛盾并不尖锐,听的和做的都是为了爱好多一些,为了突破主流渠道的贫乏聚到一起,都显得有些***的文艺劲儿。在那个小圈子里,不乏当时和现在一些文化界的名人。因为资源的缺乏,记得一些打得只剩一小半的CD能叫到近百元,不过很少为此发生纠纷。那段记忆是深刻的,我怀念那个在街上捧着打口碟游走的“朋克头”的时代,所以我很少把碟商叫做奸商,也很少把他们手里的东西叫做“玩意儿”。
说实在话,我本人也介入其内,这段历史并不隐秘,过去认识的不知者不多。有次在街上遇到一家做打口碟的外地人,他们不懂,并没有捡丢好货,要价也低,我刚好领了笔稿费,一次性拿了个饱,借了辆小推车推回去的。后来混熟了,一群人没日没夜蹲他家里消磨,饿了就在他家蹭饭,不夸张说,晚上两三点钟刚走,早上五六点钟就有人敲门了。
再后来我干脆租了间房子,自建了个小据点,来货了就分上一份,自大学毕业后,晚上呼啸一帮臭味相投者,一张一张细品,差不多夜夜通宵达旦,为此还被警察提溜过,不过很快就被同化了,没事也过来一起闹。邻居抗议,一敲门看见穿制服的,舌头伸出老长,后来****惯了,偶尔还参加一次,然后跟人吹“昨晚和那帮文化人发了回烧”。这里面当然涉及钱,CD五元一张,按两块五和供货人结帐,剩下来的还可以退回去,这样算下来,我们一群人每月大概消化五箱左右,利润有两千来块钱,除了房子租金,小吃小喝的花费也都有了。作为发起人,我是最大的受益者,房子白住,还存了不少好东西,比较好的有一套real world公司的《世界音乐》,一百多张,堆在柜子上花花绿绿一大片,但没什么古典,也没人迷那些,我出于好奇,留了套克伦佩勒在EMI出的一个套装,名字当然是后来才知道的,那时跟别人怕是谈不上。
当时那群人最少也有二三十个,构成极杂,有新华社的记者、广播乐团的作曲,也有六七十岁的海归、航天部的高工,甚至还有地质队的勘探员和首钢的退休职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