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对党报改革的系列建议-第1.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党报改革的系列建议-第1.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9/17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党报改革的系列建议-第1.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党报改革的系列建议|第1
内容加载中... 按: 1986年上半年,人民日报领导打算在纪念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40周年的时候进行新的改版,并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为改革方案的设计贡献力量。其后,新闻研究所的部分研究人员就党的机关报的改革问题,调查研究,组织座谈,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些建议曾以简报的形式,发到人民日报领导层和编辑部各部门,后来也送给首都一些报纸。虽然人民日报改版后来因故未能按计划进行下去,但这些建议在新闻界得以传开,大部分建议还在《中国新闻年鉴》1987年卷上刊登出来,对于新闻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认识特点发挥优势
现在全国报纸有1700多家,各类报纸竞争读者的现象越来越引人注目。与1978年前后相比,一些党的机关报的发行量下降不少。究其原因然有各地压缩行政经费、报纸增多等因素,但是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应从报纸本身去找。从报纸内容、版面是否吸引读者中去找。
要把报纸办得吸引人,办法很多。我们要研究各种报纸吸引读者的地方,获得借鉴。但同时,党的机关报不能把其他报纸的办法全都搬来。如果那样,就会失去自己的特色。党的机关报有着不少其他报纸没有的突出特点和优势。正确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应该是这次报纸改革追求的目标。
党的机关报至少有以下优势值得发挥:
一、权威性:党的机关报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思想主张,是具有权威性的报纸。这一条很能吸引人,对于不少读者来说,他们看党报,主要是为了了解政治动向、政策信息。想知道中央在提倡什么,抓哪些重要工作,报纸改革,要促使其权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就要在更及时、更准确、更生动地宣扬国策上找措施、想办法。
二、综合性:党的机关报是面向全国或一个省、或一个地区综合性的报纸,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优势。它应该认真研究与本报各种版面、专栏有相同或相似宣传任务的专业报纸十几家,把它们的好做法学过来加以发展,汇各家之精华。
三、读者对象的广泛性:以人民日报为例,五十年代曾确定它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县级以上干部,随着全的提高,这个结论早就过时了。读者范围扩大很多,但近年读者调查表明,80%的读者仍属决策层与指挥层,其余20%为工人、农民、大学生和战士等。今后,人民日报的读者对象应该是包括决策层、指挥层在内的,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庞大读者群,应该在一般群众中去争取更多的读者。
讨论中,有人主张党的机关报应办成高级报纸,办成“阳春白雪”,另办面向一般群众的大众化报纸。多数人认为,在目前条件下,只能由党的机关报一身二任,在选好两部分读者的要求的结合点上,确定其可读性起点。
这就要求报纸的编辑,胸中应有两种价值标准的尺子: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前者是报纸的普遍职能和一般读者的需要,后者是作为党的机关报的职能和指导各项工作的需要。两者都不可偏废。报纸应该尽可能登既有宣传价值,又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这是一乘品。但对于多数稿件来说,总是一种价值突出,另一种价值差一些。报纸一方面要用好宣传价值这把尺子,重视刊登那些具有指导作用的非事件性报道(新闻性通常弱一些),同时要用好新闻价值这把尺子,让党报刊登一切值得它刊登的新闻,以满足读者扩大新闻获知量的需要。保证两类稿件有适当的比例。那种要求每篇稿件都具有指导性的强功利观念,该淡化一些才好。
党报还要把自己放在各种新闻媒介的竞争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