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六年级语文阅读试题分析
天山美景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了。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是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有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白、紫,无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不用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你最心爱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
耸立( ) 特别( ) 酷热( )
。
(1)第一句把( )比作( ),把( )比作( )。
(2)第二句把( )比作( )。
。
(1)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人( ),马( )。
(2)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 )、( )、( )等景物,写出了天山景物的美。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伟《鹿柴》)的情景相似的一句话。
?
试题分析:
第1题的测试点是对词语的理解,学生要在理解“耸立、特别、酷热”这三个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认真阅读短文,从文中找到答案。
耸立(矗立) 特别(格外) 酷热(炎暑)
第2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学生要找到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然后,认真分析,准确填写这两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这两个比喻句都是明喻,学生只要认真读短文,就能做出准确答案。我个人认为,如果能有一句是暗喻会考查得更全面些。
(1)第一句把(雪峰)比作(雪白的绸缎),把(白云的云影)比作(银灰色的暗花)。
(2)第二句把(密密的塔松)比作(无数撑开的巨伞)。
第3题的测试点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