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未来的海上建筑.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未来的海上建筑.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8/9/17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未来的海上建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这篇论文写了我设想中的未来的海中的建筑,这种建筑将会取代现在的建筑而成为以后的居所。
未来的海上建筑
俗话说的好,“三山六水一分田”,在所有的地表面积中,我们可以利用的部分只占了十分之一而已,而更多的部分则是被水所占据。
对于我国来讲,在我国陆地面积中,%,%,%,%,%,%,%。上述数据不含我国台湾省。
我国的土地利用有以下几点特点: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但以农用地为主。农用地占全部土地的67%以上。各类用地分布不均衡,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异大。我国的耕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带,而牧草地、未利用土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带。因人口众多,人均各类用地数量少。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值的一半。我国人均林地和牧草地仅为世界的18%和33%。近年来耕地大量减少,土地退化,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据调查,1986—1995年我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7500万亩左右。近年来一些地区对耕地投入减少,重用轻养,地力衰退。由于超载放牧,滥砍森林,全国有四分之一的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和荒漠的面积不断扩大。三废污染和农药污染面积有所增加。土地开发程度较高,但利用粗放。我国农业土地利用指数、耕地复种指数、林地利用指数、牧草地利用指数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各类用地的实际利用水平和产出率却不高。在我国建设用地中,特别在近年来建立的各类开发区中,一些土地被闲置撂荒。在农用地中,我国农产品畜产品单产也明显低于先进国家,这意味着我国土地利用潜力很大。
但是我国的人口总量以及增长速度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么大的面积除以13亿分之一后将变成一个可怜的小数值。我国庞大的人口给了有限的土地面积相当大的压力。值得我们三思。
既然我们的陆地面积有限,并且利用状况已经到达极限了,那么我们可以换一种想法啊,俗话说的号,不要再一棵树上吊死,钻进了死胡同要学会转身。那么我们地表上面积最大的事什么呢?想一下,显然的,是水,或者说是大海。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这四大洋占了地表超过一半的面积,如果我们不加以利用,那可真是暴殄天物了。
有人会说,在海上能住人么?现在也许不会,但看看我们现在对大海资源的利用吧!海底隧道,天然的海底世界,潜水娱乐等等。那你现在还会怀疑我们会对大海素手无策吗?答案是显然的,我们人类才是大自然的主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大家一定记得水城威尼斯吧。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期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