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网络问政.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络问政.doc

上传人:n22x33 2018/9/17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络问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时下,网络逐渐成为中国网民追踪热点事件、表达观点立场、披露事件背景的重要舆论阵地。从郭美美炫富到大连PX群众游行,从“我爸是李刚”到“我爸是市长”,从济南“女狱警打人”到成都“女协警被打”、“焦三牛”事件等。网络舆论,或许已经成为新时期反腐纠风的“社会风向标”,亦或成为了引爆大众眼球,激起大众不满和疑惑的“无责广告”。“司法不公”、“暴力执法”、“官员***”、“官二代”成为舆论焦点,纵观这些事件,无论是否有据可循、是否空穴来风,政府和网民都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网民往往因为同一件事、同样的诉求,而聚集在“一起”。这种现象本身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现代人渐有法治精神,敢于揭露事实真相,敢于与违法违规行为做斗争,特别是针对有关政府和官员的违法违规问题,大胆披露,呼吁惩治之声一浪高过一浪,无形中为匡正社会风气,规范行政行为,净化干部队伍,打击***做足了“前哨侦察”,为及时反映民情民意提供了快捷途径。但是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也伴随着言论的无限自由和恶意夸大,有些人利用这一点煽风点火、兴风作浪,编造信息、捏造情节,挑唆“无直接利益相关者”和“不知情者”聚集骚动,丧失了道德品性,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了政府的形象,污染了网络环境。
新华社对7中传播信息的工具进行了统计,达到5千万用户,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13年,互联网只用了4年,这个速度是惊人的。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其中,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给国人带来了无可估量的信息资源和表达途径,网络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微博、论坛的出现,使国人拥有了“呼喊民声”、“反映民意”的“高效平台”,甚至连主流媒体都不得不追逐网络的先声。但是,每个人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表达思想应以事实为根据,用事实说话,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不能违背良知和道德。作为政府,应该更多地倾听民声、尊重民意、察纳雅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一是倡导网民文明上网、文明留言,提升网民素质。由政府宣传部门主导,开展各种文明上网宣传活动,屏蔽和删除任意谩骂、进行人身攻击的留言,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监控,阻碍民意真实表达;二是在广大政府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中开展网络问政的培训,使他们认识到网络问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政府部门建立网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