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镇旅游开发基本情况介绍.doc

格式:doc   大小:14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镇旅游开发基本情况介绍.doc

上传人:jiqingyong12 2018/9/17 文件大小:1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镇旅游开发基本情况介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_镇旅游开发基本情况介绍

_镇旅游开发基本情况介绍2007-12-16 13:25:4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_镇旅游开发基本情况介绍_镇旅游开发基本情况介绍(2)一、基本情况
蒲缥镇,位于保山市境南部,距保山市区32公里。是古代“南方丝绸”上的重要驿站,现320国道穿镇而过,使蒲缥更显交通要镇之特点,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蒲缥镇现辖蒲缥、罗板、石亩河、双桥、平沟、水井、马街、黄泥、塘子沟、山门口、冷水箐、马家寨、王头寨、双河、杨三寨、菖蒲塘、两眼井、茨菇塘、大田、红岩、杞木林、核桃、秉塞等23个村民委员会。165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12775户,49961人。全镇有彝、白、壮、傣、苗、傈僳、回、佤、纳西、景颇等10种少数民族。
全镇地势东南高而窄,西北低而宽。南北长约29千米,东西宽约23千米,总面积317平方公里。全镇最高点在东山大岭岗海拔29米,最低为下乌祺温泉海拔970米。境内既有山地、丘陵、也有峡谷、盆地。具有亚热带和温带多种气候类型,平均气温℃,年降雨量890-1200毫米,无霜期245天。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日雨水适量。主产水稻,可一年三熟。也适宜种植甘蔗、小麦、花生、包谷、油菜、烟草及瓜果等农作物。
蒲缥镇内的矿藏资源尤以花椒寺一带铅矿、铜矿藏量数量较丰富,矿质颇佳。前清时曾大量开采,现交通便利,可再行开采。
二、旅游资源
蒲缥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现属省级重点保护单位的“蒲缥人”遗址,有传说中诸葛武侯南征时火烧藤家兵的盘蛇谷,哑泉;有水色碧绿能祛病除疫的温泉和供游人休闲娱乐的“阿里山度假村”;有古驿道、庙宇、祖祠及名人故居等古代建筑,有奥陶纪、志留纪、寒武经地质化石;有矗立于新集镇十字街头代表蒲缥精神的“蒲缥人”塑像;特别是蒲缥老街子的明清建筑群以及老街道从整体上都保存的很完整。概言之,蒲缥镇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并在悠久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著名爱国侨领梁金山、辛亥革命先驱彭冥等众多历史名人。
(一)蒲缥镇历史文化

蒲缥镇早在七千年前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遭受破坏,仍留下了较多的古迹、名胜。塘子沟旧石器遗址发现于1975年,面积2136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米,发掘后发现四个个体的七件人类化石及大批同期的打制石器,磨制骨角器,哺乳动物化石、火塘、火坑、拴动物石孔等2300多件实物标本和丰富的文化遗址。这些遗存经测定时代迄今约8000年,为研究滇西地区的早期人类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

蒲缥镇是西南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镇境内古驿道设有四处马店,供商人食宿。是当时通过往腾冲入缅甸、印度的必宿之地。现各种马店、马场保存完好,古驿道中的“盘蛇谷”被徐霞客誉为“全滇第一险”,在驿道上架设的“老花桥”还保护完好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蒲缥的商贸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物产、人口的增多,集市随之扩大,由一条小站街发展成为蒲缥集镇。市内街巷12条,多以集市贸易的商品命名,如:杂粮街、卖鸡街、卖烟街、草鞋街、木料街(依在),不光如此,蒲缥镇还拥有明代建筑群:陕西会馆、萧祠、太平寺、修正寺、塘子寺、文昌宫、候氏家族祖祠(1988年8月公布为保山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建筑面积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