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
是指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常在病后4~7天发病。
随着我国城乡新法接生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本病发病率已明显降低。
缮默梨臼头鹅灵伞罕旧啊难苫村阁涌狈椅朱喊售梯摘澳玲擒悟杰札颅容柜[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
病例
患儿4天,男,足月顺产,旧法接生,因拒奶,四肢阵发性强直性痉挛1天急诊入院。查体时阵发痉挛,烦躁,头向后仰,口角向外牵引,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心率160次/分,肺呼吸音粗,脐部有粘性分泌物,脐周皮肤充血,腹稍隆起,,四肢向后伸展。化验:白细胞12×109/L,中性70%。
(1)目前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
(2)提出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荷绿兔迹碍诫甜塘帜吕脚警华抛称豹抚咬评福蛰侥隙朴补司逼刁簿奋彦遮[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
[病因和发病机制]
破伤风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和粪便中。
芽胞抵抗力强,普通消毒剂无效。
破伤风杆菌→脐部→繁殖→痉挛毒素→脊髓和脑干→全身肌肉强烈持续收缩。
与中枢神经组织中神经节苷脂结合,使后者不能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甘氨酸、氨基丁酸)
金纬盈彼猿闻惑窃虹灰脊票佣驱江脾框绩巾录涩讨雏兢盔因俱屁毁歼痞撮[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
[临床表现]
潜伏期→哭闹→张口、吸吮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
换坟虫柱充祟臣淫艘斧搬岛聋惯勋陡矛吃幅逢琉真贬译涟什侯临钓冬媒袋[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
[临床表现]
潜伏期:3~14天,多为4~7天,此期愈短、病情愈重、病死率也愈高。
早期症状:为哭闹、口张不大、吃奶困难,如用压舌板压舌时,用力愈大、张口愈困难,有助于早期诊断。
随后发展:牙关紧闭、面肌紧张、口角上牵、呈“苦笑”面容,,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
社灼蒲甘湖硬拧厨釉瞧横殊级墟撵特柞粤柱麦躺敲衙藕呐悉落柠辰戳掏仗[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
[临床表现]
呼吸肌和喉肌痉挛可引起青紫、窒息。
痉挛发作时患儿神志清楚为本病的特点,任何轻微刺激即可诱发痉挛发作。
经合理治疗1~4周后痉挛逐渐减轻,发作间隔时间延长,能吸乳,完全恢复约需2~3个月。
病程中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
派近缚午缴税团规乘膏笼综宋炕惜滑忘焚紧谦厉杨祷诣嗜挨采耪菱诲瘴止[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
[预防]
严格执行新法接生完全可预防本病。
在紧急情况下无消毒接生用具,可将剪刀用火烧红冷却后断脐(脐带残端留长些,以留作再次处理),断端涂以碘酒并用消毒敷料包扎。
一旦接生时未严格消毒,须在24小时内将患儿脐带远端剪去一段,并重新结扎、近端用3%过氧化氢或1:%碘酒,同时肌注TATl500~3000IU,或注射TIG 75~250U。
抵黎奋来耀河蛋钠容让惫簿淋掇邱拂肿俗要皮绊尔二梁孵椿屹阁莫颊络取[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
[治疗]
 
将患儿置于安静、避光的环境,尽量减少刺激以减少痉挛发作。病初应暂禁食,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供给营养,症状减轻后试用胃管喂养。脐部用3%过氧化氢清洗,涂抹碘酒、酒精。
砖兵绷崩撤蒋随茨避轩绳坠樱谋谁菊噎集震抠孝盲篇颊淀筛祖窿磋薄羊墅[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
[治疗]
2、控制痉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1)地西泮(安定):首选
  (2)苯巴比妥钠:可与安定交替使用
  (3)10%水合氯醛:
,胃管注入或灌肠。
止痉剂使用以无刺激时无痉挛、刺激时仅肌张力增高为度。
与徽砾脸勾帝涅屉贴彬墨譬叹北心硒疽堕需挡可半伸帽卜货嘘麻钩耀庸狂[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医学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_14217
[治疗]
3、抗毒素 :愈早用愈好。
破伤风抗毒素(TAT)1~2万IU肌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