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科学合格的规范产生的基础是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认识,规范既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外部原则,也是知道人们行为的内部信念和应该遵循的途径和方法。
规范的意义不在于禁止,而在于其方法论的价值,有人一听到规范便认为是不准做这不准做那,任务规范是剥夺人的自由,产生误解。那么教育的规范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规范又是什么呢?
教育规范所产生的基础是人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包括对理想教育者的希望,对理想教育过程和理想教育结果的追求,对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班主任工作的规范产生于人们对理想班主任的希望。班主任对理想班集体的追求,社会对学生理想人格的标准和教育者对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因此,一切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合于社会道德规范,不符合建构和谐班集体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都应该是受到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禁止和约束的,反之,则是受到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提倡和保护的。
班主任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规范就是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作为班主任,
我们在教师修养之外还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锻炼?
作为班主任,
我们在班级各种活动总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作为班主任,
我们对学生实施各种教育行为的时候应该具备哪些自我约束的理念?
作为班主任,
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才是呵护国家法律呵护教育教学规律的?
要回答上面的四个问题没一名班主任就会有绕不开的课题。
班主任素质的提升。
(一)、1、把握时代脉搏。
21世纪是机遇与竞争并存的时代,是充满挑战的时代科学的信息化,技术的数字化,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揭示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体的转型,给教育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要求,。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单纯想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这是对新口口下的班主任提出的新课题,新的挑战。因此,班主任的素质修养也要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一方面,社会信息化,网络化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利用优质资源缩小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好地借鉴经验。其次是拓宽了人才培养的途径,怎加了人们提高科学修养的管道。再次是,社会文化活动日益显现出多样性、快捷性、开放性,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同时也丰富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法,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从过去的单一面对面,发展为电话、网上线上等多样形式。避免了以往面对面的尴尬及思想顾虑,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另一方面,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在给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些不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信息垃圾,色情网站,不良游戏,不良网友----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独立分析问题很判断问题的能力,对信息的识别判断能力有限,容易被这些精神垃圾污染心灵,诱使他们背弃伦理道德,形成扭曲的人格,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这就是当今社会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影响的真实写照。
2、强烈的使命感。
周济部长在《人民教育》讲到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教师面临着三项主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