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煤层气勘探.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煤层气勘探.doc

上传人:511709291 2015/9/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煤层气勘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震勘探技术在新疆准东煤田应用浅谈
专业班级:煤层气09-02 学号:3********** 姓名:李宗源
摘要:准东煤田是新疆四大煤炭基地之一,新疆准东煤田主要煤层为赋存于中侏罗系西山窑组地层中的B煤组煤层,受区域构造和沉积环境的影响,该煤组煤层露头、缺失、火烧等地质现象,煤层结构比较复杂。以准东煤田西山窑组地层中的B 煤组煤层为例,采用地震反演技术对该区煤层厚度及煤层结构进行了解释,其精度与实际揭露相比,吻合程度较高。
引言:新疆煤炭资源丰富,是国家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能源基地,新疆气候夏热冬寒, 干燥少雨, 昼夜温差较大。新疆是沙尘暴多发区, 由于山口、隘道众多, 在冷空气入侵时容易出现大风。地形复杂、干旱少雨、大风天气是新疆煤田地震勘探所面临的主要困难。而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新疆必然拥有更大的潜力。本文则主要对地震勘探在新疆地区的具体应用加以介绍。
1、准东煤田地质概况
。准东煤田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东部,行政区划属奇台县与吉木萨尔县管辖, 位于奇台县城北110km处,区域地层有老到新为古生界的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的三叠系、侏罗系、新生界的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侏罗系形成一套河流—湖泊相含煤沉积,主要含煤地层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西山窑组地层中赋存的B 煤组煤层厚度巨大,是准东煤田中的主要大部分可采煤层,钻孔控制煤层厚度0~80m,该煤组厚度变化大,含有夹矸,结构复杂;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的A 煤组煤层与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下亚群的C 煤组煤层属局部可采薄煤层。区内属荒漠戈壁地貌,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古近系、新近系所覆盖,多以砂、砾为主,混合有粘土、亚粘土和砂土,地表为风蚀残余戈壁砾石,其余地段为岩石出露区。地表无常年水流,潜水面一般较深,仅在准东煤田的西南部地表水位较浅, 基岩内激发效果良好。钻孔揭露煤层赋存条件好,顶板以泥岩为主,局部为粉砂岩、中砂岩、砂砾岩,偶见高炭泥岩、炭质泥岩伪顶。底板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为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煤层顶、底板岩石与煤层物性差异大, 可形成较强的反射波。表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浅、深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好。
2、地震勘探实地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方法技术的发展,煤田地震解释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交互三维构造解释、断层分析、地震反演、地震属性分析、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与地质统计分析等方面,它大大提高了对复杂构造、煤层厚度、不均匀地质体的解释和描述能力及精度。同时,日渐完善的综合解释软件系统及解释工作站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灵活、方便的解释功能和先进直观的显示手段,通过工作站解释和人工解释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建立合适的解释流程,可以大大提高解释的精度和可靠性。
下面是关于准东煤矿一些地质现象的具体探测解释:
(1) 煤层露头
准东煤田古近系、新近系在广泛分布,且倾角较缓呈近水平状, 古近系底界面所产生的反射波同相轴与煤系地层所产生的反射波同相轴有一定的交角,其交点处即为煤层的隐伏露头(图1),但古近系
厚度变化较大,局部古近系很薄,地震时间剖面上得不到来自古近系底界面的反射波, 煤层露头是根据各煤层反射波的产状趋势推断解释的, 依据上述原则确定了测线上煤层露头点, 之后在相应的平面图上连接各测线上所确定的露头点圈定了各煤层的露头边界,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