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教育督导水平.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教育督导水平.doc

上传人:sbuufeh058 2015/9/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教育督导水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教育督导水平
摘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必须构建和完善教育行政监督体系。当前教育行政监督队伍专业化建设,存在资格制度形式化、专业意识不强、人员构成情况复杂、专业培训体系不完善、督导结果务虚化等问题,极大制约了教育督导水平的提升。文章着力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督学培养培训体系、建立教育督导职级制度、构建督学资格标准体系、完善继续教育制度等方面阐述加强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督导专业化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4-021-02
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为了能更好地呼应人民的期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必须构建和完善教育行政监督体系,加强教育行政监督,确保教育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效督促学校依法办学,按教育规律办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行政监督是指有关机关对教育行政主体在教育行政过程中是否依法行政进行监督的活动。
”[1]我国教育行政监督机构就是各级政府的教育督导机构,主要是由国家、省、市、县四级教育督导机构构成。其督导的内容主要有:(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督导;(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2]
2012年9月9日,国务院颁布《教育督导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主任刘延东同志指出:国务院颁布《条例》和成立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是推进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强化了教育督导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并通过跨部门的合作,形成教育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教育管理体系。《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教育督导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教育督导法制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对推进教育督导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与指导职能,推动地方各级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条例》并无对各级教育督导机构的行政级别、人员编制、职权范围、经费数目和执法程序均无统一规定,使得监督活动缺乏法律依据,教育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并必将极大地影响了教育行政监督的效果。“专业化可以被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组织起来的职业,通常(但不总是) 由于从事这一职业需要专门、深奥的知识和才能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对社会的福利,获得履行它的特定工作的排它性权利,控制训练的标准和实施对其成员的培训,同时,有权评估和决定工作如何进行。
”[3]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是教育督导工作的必要条件,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一、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格制度形式化
督学资格界定和取得,是教育督导工作的基本要求。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仍未能严格执行。很多督学没有岗位资格证书,或者即使持有,也往往是先上岗,后持证。[4]
(二)专业意识不强
部分地方政府对教育督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