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布氏杆菌病1例治疗体会.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布氏杆菌病1例治疗体会.doc

上传人:jactupq736 2015/9/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布氏杆菌病1例治疗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布氏杆菌病1例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29―01
患者,男,55岁,机械厂职工。因反复高热1月入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畏寒、寒战并大量出汗,发热持续1周,在外院静滴乳酸左氧***沙星及口服抗病毒药物后体温曾降至正常2周,2周后再次出现高热,并伴有颈肩部及上臂肌肉剧烈疼痛,右下肢痛并?窝囊肿,全身疲乏无力并失眠。既往长期吸烟及饮酒史,酒精肝及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双侧颈部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109/L,,血小板86×109/L,。肝功能、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正常。乙型肝炎全套、风湿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ENA)阴性。肺部CT、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乙醇性肝硬化,脾大,胆囊结石并胆囊炎。颈椎MR:颈椎间盘突出。颈部淋巴结病理活检结果为反应性增生。入院后即行血培养检查。
诊疗经过:入院后予左氧***沙星片口服联合头孢曲松静滴抗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口服保肝,治疗3d后仍有高热,颈肩部疼痛及失眠均无减轻。行骨髓穿刺检查。。入院第6天,骨髓培养及3次血培养结果示:马尔他布鲁菌感染,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及复方新诺明敏感。血清布鲁菌抗体++++,确诊为布氏杆菌病。予庆大霉素80mg每12小时一次静滴、乳酸左氧*** 每日一次静滴、,3d后,体温较前有所下降,
℃,颈肩部疼痛减轻,仍有失眠。应用庆大霉素1周后病人出现步履不稳,全身软弱无力及四肢麻木,~℃。更换为多西环素片100mg 每日两次、 每周四次口服治疗,未再发热,体力较前明显恢复,失眠好转,颈肩部及上臂疼痛缓解,右肢?窝囊肿逐渐消失,复查腹部B超:乙醇性肝硬化较前无明显变化。颈部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复查血培养及尿培养各2次示布氏杆菌病阴性。
讨论布氏杆菌病存在于世界近170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为乙类传染病,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地区,牧区多见,近20年来疫情出现了明显回升,疫区向半牧区、农区级城市蔓延。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为不经检疫家畜的自由贸易,及放松对乳品及肉类等畜产品的监督。山东省布氏杆菌病较少见,近10年来济南市、菏泽市及滨州市有散发疫情报道。青岛地区仅有2例报道,1例为本市病人,1例为菏泽市病人,2者均有明确病羊接触史,但治疗方案及效果未予报道。本文患者长期居住青岛,无疫区居住史,无病畜接触史,发病前有饮用牛奶及食入羊肉史,考虑经消化道感染可能性大。以往国内布氏杆菌病主要传染途径为牧民为病畜接生,屠宰病畜及实验室人员经皮肤黏膜感染。目前,随着乳制品及餐饮方式的多样化,尤其在非牧区饮食成为不可忽视的感染途径。如疫区病畜的输入,烹饪及涮羊肉时生熟不分,容易交叉感染;而羊血、羊杂等含菌数量较多,在烹制过程中不易杀死,成为感染布氏杆菌病的重要原因。布氏杆菌对光、热等常用物理化学消毒法均较敏感,故加强对食品及乳制品的监管可减少疫情发生。
布氏杆菌病临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