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昆明“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现象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道坎,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的今天,“城中村”成为社会各界的一大关注焦点。“城中村”问题是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特殊国情下,由于快速城市化而产生的特殊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发展,“城中村”问题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但“城中村”改造是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城中村”村民三方博弈的一个过程,使得当前“城中村”改造存在日益严峻的矛盾冲突。
从“城中村”的形成原因入手,在分析了昆明市“城中村”概况、改造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及建议,希望能对昆明“城中村”改造提供参考及帮助。
城市化“城中村”改造村民昆明
一、引言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城中村”。“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在我国特有的土地所有制和文化背景下,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近年来,昆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城中村问题也随之不断加剧,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在2008年,昆明市委市政府面对昆明日益恶化的城中村问题,提出了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建成区内三百多个城中村的改造改建工作。
二、“城中村”改造的意义
城中村与城市经济、社会、空间发展极不协调,影响城市规划实施,对城市景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将城中村划入城市的统一管理与规划,通过土地、规划、建设、人口、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调整,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从而真正实现城市的共同发展,以利于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昆明“城中村”改造现状及问题
(一)昆明“城中村”改造现状
(1)西山区“城中村”改造情况
目前,西山区共拆除“城中村”,其中:,,并完成55个片区的土地权属调查及影像成图、出图工作,。同时,:其中南坝五组5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建成,红庙一组7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建成,,郑家新村村民安置房已建成8万平方米。。
(2)盘龙区“城中村”改造情况
2008年盘龙区第一批城中村开始改造。截止至2008年12月31日,列入改造计划的5个片区6个村全部完成了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累计拆除各类建筑物20余万平方米。目前,盘龙区纳入2010年计划改造的共有15个村,7个村进入实质性拆迁,完成改造9个村,按承诺要求完成5个村回迁安置房建设。
(3)官渡区“城中村”改造情况
至2008年6月,全区拆除建(构)筑物20多万平方米,其中太和佴家湾村拆除建(构)筑物86160平方米、关上日新片区拆除建(构)筑物50000多平方米、关岭路木器厂片区拆除建(构)筑物40000多平方米、小板桥云溪片区拆除建(构)筑物15000多平方米、六甲官南大道片区拆除建(构)筑物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