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浅析国内关于“礼貌原则”及不礼貌现象的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国内关于“礼貌原则”及不礼貌现象的研究.docx

上传人:marry201208 2018/9/1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国内关于“礼貌原则”及不礼貌现象的研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国内关于“礼貌原则”及不礼貌现象的研究
摘要:对于人们言语交流,“礼貌原则”一直都是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礼貌原则”的提出,指导人们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于“礼貌原则”的违反现象也大量存在。文章考察了近年来国内对礼貌和不礼貌言语的研究情况,对相关理论和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后发现,目前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对“礼貌原则”不足的探讨和“礼貌原则”的违反、不礼貌产生的原因研究上。文章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避免交际失误。
关键词:言语;礼貌;礼貌原则;不礼貌
一、引言
在BrownLevinson的礼貌模式和“礼貌原则”提出后的许多年内,语言学家一直在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跨文化等各个角度在讨论着“礼貌原则”。而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Leech的“礼貌原则”进行研究补充的同时,也有学者开始关注“礼貌原则”的违反的研究。他们不仅发现了BrownLevinson的礼貌模式,或者是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及准则、礼貌层级存在着让人质疑之处,还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二、礼貌和“礼貌原则”
礼貌
针对语言使用中的礼貌现象,Leech提出了一套各社会、各群体共享的普遍性的“礼貌原则”;Brown和Levinson则提出了面子理论。这两个理论的共同点是旨在对礼貌这一普遍现象做出解释。在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学者们一般把面子定义为:“交际实践中的参加者所相互给与的、相互协同的公共意象。”。Levinson把礼貌又分成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在社会语言学领域,交际者相互间关于关系的推测以及关于面子的协同的研究,就是面子的研究,也被称之为礼貌理论的研究。
“礼貌原则”
20世纪50年代,“面子行为理论”,提出了礼貌模式。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及其4准则,从而大大推动了“会话含义”理论的向前发展。可以说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是言语交际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如果在交谈时人人都能严格遵循这4条准则,他们便可以进行效率最高、最合理的交际。但事实上,人们并不总是遵循“合作原则”及其4准则,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说话,这也就使以解释话语字面意思为主的“合作原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由于合作原则存在着一些不足,Leech等学者对合作原则及言语行为论均不尽满意,认为这两种理论虽有其合理之处,但不能解释语言运用中的全部现象,并进而提出了“礼貌原则”,并认为“礼貌原则”可以拯救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包括策略准则、赞扬准则、谦逊准则、慷慨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三、国内语言学界对于“礼貌原则”的质疑
近年来,国内语言学也有较大发展,许多学者对“礼貌原则”提出了质疑。王秀萍提出了语用距离对尊称礼貌性的制约。影响话语礼貌的各种因素综合称为“语用距离”,而礼貌就是交际双方语用距离的特定反映。言语是否满足礼貌的要求取决于语言外的因素。语用距离因社会文化、情景场合和交际双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还表现在交际者可以使用一定程度的礼貌语言使之得到改变。因此,礼貌的功能是维持或改变现有的语用距离。如尊称形式礼貌与否要看交际参与者的语用距离而定。如果与语用距离相适,则是礼貌的,反之则可能是不礼貌的、过分礼貌的。
王丽娜、彭漪根据对“面子行为理论”、合作原则以及“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