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福州罗源湾北岸铁路的建设对罗源湾港口发展的作用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福州罗源湾北岸港口的现状、定位以及今后发展的分析,阐述了在港口铁路的建设对港口的发展具有是非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国务院批准福建省加大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海峡两岸关系向好发展的背景下,福建省提出以港兴省的战略,因此目前福建港口的发展迅猛,港口铁路作为港口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建设也同样重要。
主题词:港口港口铁路运量
一、福建福州罗源北岸港口发展的现状及定位
罗源湾位于福州市东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距马祖岛38海里、基隆港146海里、上海405海里、香港435公里;是福建省可建5万~30万吨级以上码头的深水良港,是相邻内陆省份重要出海通道,罗源湾北岸是福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港为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为交通部确定的对台直航口岸之一,是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
罗源湾北岸港区虽然具有很好的水深条件,但是港口起步相对较晚。根据《罗源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罗源湾北岸规划为6个作业区,,可建设码头泊位4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7个,规划通过能力16038万吨,其中集装箱为203万TEU。罗源湾北岸港区由西向东分别为淡头、狮岐、碧里、牛坑湾、将军帽、濂澳六个作业区。
淡头作业区已建成3000吨级码头泊位2个和5000吨级码头泊位1个,主要货物为石板出口和进口少量散货。
碧里作业区狮岐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设计年吞吐量80万吨,最大年吞吐量可达300万吨,已于2005年7月15日开港首航,200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30万吨。另外,在建的2个5万吨级码头总投资12亿元,其中4#泊位设计年吞吐量192万吨,集装箱8万标箱;5#泊位设计年吞吐量137万吨,集装箱15万标箱,预计2009年正式投入运营。
将军帽作业区15万吨级(兼靠30万吨),设计年吞吐量1800万吨,现已通过交通部行业审查和国家发改委核准,后方陆域部分已动工,计划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
根据《福州港总体规划》,福州港罗源湾港区是国家主要港口福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峡两岸通航的重要口岸;是福建省东北部地区临港产业基地及台商投资区的服务窗口;是福州市经济持续增长特别是可门经济区、罗源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福州港大宗临海工业散货、油品及集装箱运输的主要港区。
罗源湾港区将与福州港其他港区优势互补,逐步发展成为以大宗散货(煤炭、矿石等)和油品运输为主,以集装箱、件杂散货为辅的,集多式联运、商贸、仓储、加工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深水港区。
二、港口货物吞吐量的预测
(一)干散货物
罗源湾北岸港区大宗干散货码头区主要考虑为建设大型临港工业服务,同时承担省内及周边地区大宗散货物资海陆中转运输服务。
2006年福州港煤炭吞吐量735万吨,基本全部为进口量(733万吨),其中福州华能电厂发电的耗煤量占大部分,将近300万吨,占40%。根据福州港的分工,罗源湾北岸港区的发展趋势以及签约或在谈项目的情况,罗源湾北岸港区最可能产生运量的货种为煤炭、金属矿石以及矿建材料。
据有关能源机构预测,福建省2010年、2020年煤炭消费量分别为5400万吨和10000万吨。福建省煤炭产量基本维持在1600万吨/年,为此,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