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城市规划思想变迁..ppt

格式:ppt   大小:1,941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规划思想变迁..ppt

上传人:q1188830 2018/9/18 文件大小:1.9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规划思想变迁..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900至今的城市规划思想
1 、技术理性——社会理性
2 、蓝图——过程
3 、物质形态规划——综合规划
4 、规划的公众参与与规划师角色转变
田园城市的概念: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摆脱城乡对立的城市规划观念---“城乡磁铁”
(1)传统城市中心功能的老朽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他的聚集功能;
(2)摩天大楼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益紧张,提高城市内部效率的一种极好手段。”
(3)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4)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建设的一切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城市平面应当呈规矩的几何形状,结构对称;
街坊呈矩形或梯形,建筑用地应当至多只占1/5,要留有发展余地;
要公正地分配土地等
规划灵活留有余地,城市空间组织注重各类设施本身的要求和外界的相互联系。
各类用地按照功能划分,这一思想直接孕育了《雅典宪章》所提出的功能分区的原则。
工业城市以重工业为基础,具有内在的扩张力量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因此更具有独立性。
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的组织;
提出“我们必须以确定的艺术方式形成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
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
把社会经济的因素作为艺术考虑的给定条件来提高城市的空间艺术性。
格迪斯的学说
规划理论:城市——区域研究
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研究的基本框架,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的体系之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它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
规划方法: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
通过对城市现实状况的调查,分析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预测城市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依据这些分析和预测,制定规划方案。
《雅典宪章》(1933) 功能分区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
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
《马丘比丘宪章》(1977) 功能融合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
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