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谈蒙古族民歌及其保护与传承.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谈蒙古族民歌及其保护与传承.doc

上传人:redkcbx064 2015/9/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蒙古族民歌及其保护与传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蒙古族民歌及其保护与传承
摘要: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单介绍了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和分类并就如何保护与传承蒙古族民歌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蒙古族;民歌;保护;传承
在绚丽多姿的草原文化中,蒙古民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民歌,不仅是蒙古族音乐艺术的基础,而且也是整个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既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又与汉族音乐有共同规律,蒙古族也不例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蒙古族民歌已经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内容上,既有反映哲理性和说教性的民歌,也有表达思乡、祝愿、友谊和爱情的民歌;风格上,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蒙古族民歌丰富多彩。但是,共同的草原游牧生活,形成了蒙古族民歌的主要风格特征,在表现手法上,蒙古族民歌精炼、简洁、鲜明、朴实、生动,充分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的思想感情。上述基本特征使蒙古族民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从蒙古族民歌体裁与其他音乐艺术体裁的关系看,民间曾产生过“有歌则有舞,有说则有歌,有歌则能曲”的密切关系。有歌则可舞是说:蒙古族民间舞蹈多是边歌边舞,歌的部分既可独立成民歌,又是舞蹈的音乐,舞者随歌而起是极普遍的民间歌舞现象。有说则有歌是指:蒙古族说唱音乐中,歌唱的部分极其重要,它穿插于内容讲述之间,具有强烈的润饰性,使说唱整体产生了一定的艺术效果。
为什么蒙古族民歌与其他音乐艺术体裁具有如此紧密的联系呢?首先在于民歌歌词所表达的内容是人们能够感知的事物,源于生活;另外,民歌的曲调随着歌曲的长期流传所形成的特定形象,具有可理解性;再有,民歌凝聚着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对美的追求,其曲调的构成原则、风格的稳定性和表现方式等,都具有蒙古族人民能够普遍欣赏的审美性。
二、蒙古族民歌的分类
蒙古族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一般为“嗒咿”“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流行的有《锡巴喇嘛》《成吉思汗的两匹青马》《美酒醇如香蜜》《拉骆驼的哥哥十二属相》等。短调民歌流行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