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单选题
1、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 A ) cm,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A ≥8 B ≥5 C ≥6 D ≥7
2、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 D )维护( )次。
A 每周、两 B 每天、一 C 每四周、一 D 每周、一
3. PORT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 C )维护( )次。
A 每周、两 B 每天、一 C 每四周、一 D 每周、一
4、静脉导管冲封管用肝素盐水的浓度,PORT可用( C )。
A 0 U/ml B 50 U/ml C 100U/ml D
5、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 A )天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 )天更换一次;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A 7、2 B 3、1 C 4、2 D 7、1
6、输液器应每( A )小时更换1次,如怀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应立即更换。
用于输注全血、成份血或生物制剂的输血器宜( )小时更换一次。
A 24、4 B 12、4 C 24、8 D 24、24
7、全血、成分血及其它血液制品应从血库取出后( B )分钟内输注,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 )小时内输完。
A 15,2 B 30,4 C 30,8 D 15,4
8、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 B )小时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置。
A 12 B 24 C 8 D 48
9、PN宜现用现配,应在( D )小时内输注完毕。如需存放,应在( )冰箱内,并应复温后再输注。
A 12,4℃ B 48,6℃ C 24 ,2℃ D 24,4℃
10、肝素盐水的浓度,及CVC可用( A )u/ml。
A 0~10 B 0~10 C 100 D
1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 B )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A 12 B 48 C 24 D 4
17、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 C )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操作者完成。
A 10 B 2 C 5 D 4
18、PV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宜选择( C )作为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炎症、硬结等处的静脉。
A 下肢静脉 B 股静脉 C上肢静脉 D 颈外静脉
19、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 C )min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
A 10 B 30 C 15 D 60
20、、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 A )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
A 10ml及以上 B 5ml及以上 C 10ml以下 D 5ml以下
21、连接PORT时应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穿刺,持续输液时无损伤针应每( B )更换一次。
A 3天 B 7天 C 4周 D 48小时
22、、CVC、PORT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应至少每( C )更换1次。
A 3天 B 24小时 C 7天 D 48小时
23、静脉导管拔除后应检查导管的完整性,、CVC、PORT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