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wu190701 2018/9/21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为加快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和教师成长程,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着眼于打造一支国家示范名校的师资队伍,根据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成效与不足
(一)“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引进教师63人,教师队伍增至917人。聘请企业高管、行业精英和技术领军人才60余人,培养专业带头人60名、骨干教师248人,拔尖人才建设有了新的突破。专任教师学历、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593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增至17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增至47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

完善出台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聘、培养及管理办法》、《专任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管理暂行办法》、《健全校院室三级“说课”体系的实施意见》等制度,规范了教师教学,调动了教师教学育人和潜心科研的积极性。搭建平台,完善教师成长动力机制。深化实施教师成长工程,从顶层设计入手,
规划了教师的成长历程,明确教师成长的目标、主线和任务;完善了教师成长网络管理系统,实现教师业务考核与教师成长晋级的协同发展。制定《教师成长手册》,实现了教师成长信息登记、审核、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

引进泰山学者1名,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建成省级教学团队6个,培育省级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40余名教师荣获“山东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山东省优秀教师”“日照市突出贡献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60余“山东省首席技师”、“高层企管”、“技术能手”等兼职学院任教。

学院扎实推进专业教师企业顶岗,确保在3年内所有专业教师进企业锻炼满3个月,切实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技能。全面推进专业教师技能测试工作,重点鉴定考核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技能测试成为推动教师技能成长的强力推手。学院建设了教师学****中心,扎实推进校本培训工作,坚持开放培训、创新培训、实效培训,探索实践了“自主选修、小班授课、重在交流”的培训模式,结合说课比赛、观摩课等教学活动,依托质量工程项目团队,培育打造了校内讲训团队;围绕理念更新、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师成长等内容,开发了一批特色经典项目,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常态化开展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及改革能力。
“双师素质”教师525人,占专任教师的89%。

公开面向社会招聘精英人才兼职学院任教,兼职教师增至650人,其中校内兼课教师193人,校外兼课教师31人,校外兼职教师426人。在校外兼职教师中,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约占75%,近5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结构基本合理。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二)“十一五”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按照新的形势要求,从学校实际情况看,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创建开放式、创新型的引领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示范名校的总体目标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骨干教师,引入了高层次人才,但是这与学校发展目标,高层次和高技能教师相对短缺,拔尖人才明显不足,与学院的科学发展求不相适应。
。有些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育的新要求;职业教育能力不强,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也尚需提高。
,老、中、青教师梯队尚未形成。
,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没有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联动机制,培养体系不够健全。


二、“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专业建设,紧紧抓住“培养、引进、发挥作用”三个环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能力培养与学历学位提高并重、师德建设与业务提高并重,加快教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依托,综合运用顶岗锻炼、国外研修、国内培训、技能过关等各种措施,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干、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能适应学院发展目标要求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为实现建设全国一流示范高职名校的提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