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读湖州近代史给我们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湖州近代史给我们的启示.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8/9/21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湖州近代史给我们的启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再论湖州的发展
-------读湖州近代史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经常在饭桌前、在湖滨公园散步的草坪中、在会议室、在湖州在线的论坛上,会听到许多百姓、朋友谈论关心湖州发展的话题,流露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哀其不争而且往往埋怨-----“发展”太慢,执政者如是老百姓也如是。的确,在长三角经济区域各城市的综合排名我们在后,即使在我们浙江省内,也已经偏后好几年了。最近一年以前的舟山小兄弟也已经浮上来了,你能说政府和民众的心里不急吗?何况现在上至中央下至乡镇,经济发展的速度是衡量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唯一体现,GDP依旧是个鸡筋,所以我们湖州每一届政府一直在努力寻找“落后”的原因,参观学****不少,可回来后除了感叹他人的发展之快外,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良丹妙药,综其落后的原因无在乎如交通是发展缓慢的颈瓶,产业机构调整的不到位,湖州人小富即安的“百坦”陋****最近还出了个论点“湖州中心城市人口偏少”也是发展较慢的理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上述这些观点粗看好象有一定道理,但仔细推敲又很难站得住脚。你说湖州一直在上海、杭州、南京的城市圈中,比义乌的交通区域还差?浙江的十一个地市都有自己的传统产业,都曾是发展的包袱都曾经历过阵痛,我记得湖州那时还是首批全国企业产权改革试点城市呢!“百坦”是我们城市的人文现象,做任何事不要太急,套用现在的时髦话,还挺和谐呢。即便在改革开放初期,湖州许多企业走在全国的前列,我们可以回想起南浔的“铁马电器”,那时全国小家电的雏形就在这个江南小镇,空调、洗衣机、吸尘器、油烟机、小马达电机等等,现在政府提倡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那时就发扬光大了。当然“中心城区人口偏少”说更不值得去追究,欧洲城市基本在10至20万左右,你能说法国的嘎纳、德国的海德堡靠人口发展吗?
去年苏州的朋友慕名湖州博物馆,陪他看了赵孟頫的画展,随后去了南浔古镇、安吉的吴昌硕纪念馆、长兴的水口,德清的莫干山,临走时他扔下古人的一句话: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对于清朝全国状元唯一超过湖州(六人)的苏州,我还是显得比较谦虚。难以想象的震撼,他说湖州是中国近代史上令他敬佩的城市。其实我想比较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清末民初国民革命时期一个难以想像的小城市,更恰如其分的说法是,这个小城乃是国民党历史的重要篇章。可以这么说,如果孙中山先生的墓地不在南京的话,那么湖州是国民党连战极有可能访问大陆的第一个小城市,因为在碧浪湖畔有着另一位伟人陈英士先生。
今天我们在寻求湖州经济发展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个城市发展的其他元素,它不是建成一条迎宾大道或大剧院那么简单,也不是单纯依靠一个政府工作报告那么容易。我以为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其中有着夹杂着政治,必备的伟人,百年树人的教育都是前进道路上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如果你去翻开湖州这段历史,你才会恍然大悟!
咱们湖州犹如历史长河里荡漾的小船,一直波澜不惊。大致可以这么说,官吏安静地做官,没有特别强烈的政绩观;老百姓劳作读书写字,淡然地过日子。因为一直来风调雨顺,也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官民相安无事,所以历史上来湖州做官者多半是不重要甚至是贬职的的,品茗吟诗来陶冶情操的。套用今天的话说都是些“不要事体”的为官者,连皇帝来都吃闭门羹。清史记载有一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想来湖州,那时也讲究面子,皇帝路过的地方也要大量拆迁,知县赵某怕扰民,将自家船沉于水道,使得皇帝改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