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胃肠安丸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00例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胃肠安丸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00例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kisuamd347 2015/9/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胃肠安丸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00例疗效观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胃肠安丸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0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胃肠安丸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3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病例分为两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组100例使用胃肠安丸治疗,而对照组138例未使用胃肠安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呕吐、退热和腹泻改善时间及总病程、治疗3天后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腹泻改善时间及总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呕吐、退热改善时间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治疗3天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安丸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确切。
【关键词】肠炎;轮状病毒感染;胃肠安丸
轮状病毒肠炎是儿科常见病,一般发生在秋季寒冷季节,每年10月份至次年2月份是高发季节,常侵犯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从无症状、轻微发病到重症病例,较重的病例表现为突然发病,包括发热、呕吐、腹痛、水样便,但不含粘液及脓血,易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1]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我院采用胃肠安丸治疗轮状病毒患儿1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共收治23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其中男125例,女113例,---41月。入院时病程(
±)天,大便为黄稀水样或蛋花汤样便,量不等,无粘液及脓血便,无腥臭味,大便常规见脂肪球,少数有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培养无致病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粪便轮状病毒均阳性。发病初期基本均有发热、呕吐,合并轻度脱水89例,中毒脱水42例,低钾血症12例。23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38例。两组在平均年龄、腹泻程度、年龄、体重、喂养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见表1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蒙脱石散口服,并给予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均不适用抗生素,发热、呕吐者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口服。胃肠安丸的用法为:1岁以下:每次1粒,每日3次,1岁---3岁:,每日3次,3岁以上:每次2粒,每日3次、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呕吐、退热和腹泻改善时间及总疗程、治疗3天后有效率。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治疗72h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粪便性状及次数提示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治疗72h粪便性状及次数提示无好转甚至恶化。[2]
统计学处理
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经胃肠安丸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如腹泻改善时间及总病程较对照组缩短()见表2。治疗3天后,%(82/100),%(8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P=)
3 讨论
在西医中,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及空腔近端粘膜上皮细胞,使具有吸收功能和富含双糖酶的小肠微绒毛顶端被破坏呈斑点状病灶,引起吸收功能障碍和双糖酶不足及其活性下降,最终导致未吸收的肠液和食物中消化不全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