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5页
西欧住宅的基本思想,在于它是城市或街道那样公共的外部秩序的一部分;相对的,日本住宅的基本思想,在于它是家庭私用的内部秩序。结果,在欧洲的家中和外边一样地要穿着鞋,而在日本的家中则要脱鞋。
2012-10-04 11:04:46 回应
第7页
因此可以说,所谓穿着鞋生活的西欧气氛,就是由独立个体的对立而形成的外部秩序空间;所谓脱了鞋生活的日本气氛,就是由一视同仁的个体的集合而形成的内部秩序的空间。
具有内部秩序,同时也就意味着对建筑的外部不关心,充实城市空间的思想是淡薄的
P009
换句话说,“外”是外部,这就意味着它的整洁漂亮由谁来管和人们无关的,也就是说,日本的城市空间是个人之”外“的无关的空间领域
2012-10-04 11:08:16 回应
第11页
在欧洲的住宅中,限定内部空间的墙,意义是极其重要的,由于厚墙所产生的防护性,才承认了家的存在。
P12
家的理想状态与人的理想状态的密切关系
P13
欧洲除部分地区以外,却是以砖石砌筑的”砖石结构“形成城市居住建筑的主流,相对的,日本是以木构的”梁柱结构“形成主流
P19
夏季气候干燥是砖石结构发达的绝对必要条件
2012-10-04 11:11:48 回应
第22页
街道就像是住宅中的走廊
坚固的铺石一直延伸到广场周围的建筑脚下。……人们说,意大利人有着世界上最广阔的起居室,广场就是街道上居民住宅的延伸。
干燥地带的历史的确是战斗的历史。……防御与团结的分界是划分内与外的”边界线“,是城墙,是围郭城市
2012-10-04 11:19:28 回应
第29页
在城市形成时能看到街道的意义并富有强烈感情的,主要是拉丁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次之,日本人可以说是最差。特别是意大利人,街道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止是未来交通,还是作为社区存在的。
的确,英国式不希求城市社会模式的,因为没有比他们更热衷于田园生活的了。他们喜欢躲在酒吧的微醺气氛中
意大利人不但建造了街道,还把城市空地营造为人们会面的场所——广场,英国人则建造了人们不会面的休息场所——公园
街道有生气城市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则城市也就沉闷
关于街道命名法说明日本街道的地位
街道没有名称,为了表示住址就不得不采用为某个地区命以町名的方法。……日本的城市的建立基本上是按照田地和田间小路的关系,是"人走之处即成道路“这一自发村落形态的延续。
在对于人声物反应相当敏感的意大利,还存在着街道监视,居民们全都静悄悄地监视着街道
在眼睛所看到的形象中,我们实际能够看到的只限于对”图形“、”物体“或”主体“的印象。
D/H的应用
街道的宽度与建筑外墙的高度之比。D/H 中世纪城市;=1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约等于2 巴洛克时期的城市
D/H 在今天的应用,是把建筑作为”图形“观赏时,从建筑到视点的距离D,与成为对象的建筑高度H之比。意大利不少有名建筑的前面,都有D=2H左右的距离
阴角空间
在《视觉法则》中所述,当认识形时有所谓”包围法则“或“内侧法则”。即:由轮廓线包围或包含于内侧,那么作为“图形”来说就更容易看到……当沿着棋盘状道路布置建筑时,全都成了阳角空间,形成要把人挤出去似的非人性城市空间。相反用“阴角”空间可以创造出一种把人拥抱在里面的温暖、完整的城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