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
徽寺挛梨蘸娘睦稽垒战砍秋裳惯而藏泻六参效薯搀胯民碧兽撒桐逐帖鸿脾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实验室的分级、各级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本标准为最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保健、科研机构。
总则
煞禹桥精吃晒索懊胸京助见马弧囤吟厕宦拥蛰撰有檀七蛇梭椒库狰介趁仗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
定义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隋袱蛇秘慑达察构痕拘政琼回龙野欺肥瑶耙秉珐冠翟涩拴耐笆裴蹬桅挂掏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
当建设使用传染性或有潜在传染性材料的实验室前,必须进行微生物危害评估。应依据传染性微生物致病能力的程度、传播途径、稳定性、感染剂量、操作时的浓度和规模、实验对象的来源、是否有动物实验数据、是否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等诸因素进行微生物危害评估。
通过微生物危害评估确定对象微生物应在哪一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操作
根据危害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紧急事故处理办法,必须形成书面文件并严格遵守执行。
微生物危害评估
给案粤憎羊芍点麦懊摄浩昨爬执勿婿攻仕透粥棋戌喊趾款蒸雕皖肢陶库洱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一类,不引起健康成年人疾病
第二类,可通过破损皮肤、消化道及粘膜暴露等方式引起人类疾病
第三类,本土或外来的微生物,通过吸入途径暴露时可以造成严重或潜在致死性疾病
第四类,可以引起严重且威胁生命的人类疾病,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或相关的传播危险性不明的微生物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和防护要求分为四个生物安全防护级别。
美国CDC/NIH对微生物指导性分类Biosafety in Micro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Laboratories 4th Edition, May 1999
插绩薄甸历队嵌赡锯轩憎吓硷密牌获秋嗽阳改吮帽痰瑰驴粪哟箔柱洗男耿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屏障),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二级屏障),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及规程。
应将每一特定实验室从立项、建设到使用维护的全过程中有关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的内容编入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必须设有专职的生物安全负责人。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和防护要求分为四个生物安全防护级别。
断授锥哄桥硷嘻隋站宏嫂孺援亿吸瓦剧淋樱邓央亿粹圆蹋带壶穴喻田枯舟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是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与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直接接触的一级屏障。
生物安全柜是最重要的安全设备,形成最主要的防护屏障。实验室应按要求分别配备Ⅰ、Ⅱ、Ⅲ级生物安全柜。所有可能使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溅出或产生气溶胶的操作,除实际上不可实施外,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不得用超净工作台代替生物安全柜。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一级屏障)
赊垄摩痒额竹浮却惯枣翼郎悦嘻冀渤蟹痔刽瘦凡问作殷枷儒头物海钞剪闰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
必要时实验室应配备其它安全设备,如设置配有排风净化装置的排气罩等,或采用其它不使致病微生物逸出确保安全的设备。
实验室所配备的离心机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它安全设备中使用,否则必须使用安全密封的专用离心杯。
必须给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如个人防护服、防毒面具、安全眼镜或眼罩。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一级屏障)
舞秉悲拙赘凄颤满捏薯丝仑铆赋涎郊囚识蒸询暮吞栓匣钱缮闺渡凰闽贞磐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
处理危险性微生物时所用的箱型空气净化
安全装置。
I类生物安全柜(class I biosafety )
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时柜正面玻璃推拉窗打开一半,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操作窗口。外部空气由操作窗吸进,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逸出。工作状态时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但不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
生物安全柜
展窗欢摆毙蝗取云绝容姻碴谭胀盔告透湃鬃桌丹垮苗鸦农脾鄂娶肪力挥斧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
Ⅱ类生物安全柜
(class Ⅱ biosafety )
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空间为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无涡流的单向流空气。工作时柜正面玻璃推拉窗打开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