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孔子
万世师表
万世师表
孔子返鲁后,一概当年的本人求仕为弟子们做官,并通过这些做官的弟子去实现自己的主张。这些弟子去做官要得到孔子的同意,听后他的吩咐,做官的政绩要向他汇报,管辖的地区要接受他的视察。
万世师表
孔子回鲁的当年,季孙氏计划实行按田地征收军赋的制度。季康子想在这件事情上得到的孔子的支持,便特派担任家宰的冉有来征求孔子的意见。先后问三次,孔子都不肯发表意见。
万世师表
但他私下里又对冉有说,君子施政应以礼为标准,对民施舍要厚,赋税要薄,措施要适宜。而冉有没有采纳孔子的意见,还帮季康子去征赋。孔子知道后,大为恼火,要弟子们敲起鼓来去攻击他。
万世师表
季康子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准备去讨伐一个附属于鲁国的小国颛臾。冉有和子路向孔子报告了这个消息,孔子立刻对冉有说:“这个小国是和鲁国共安危的藩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冉有说他俩并不同意。
万世师表
孔子说:“古代一位史官周任曾说过:‘能过贡献自己的力量,便可任职;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就该辞职。’你们难道没有责任吗?笼子里的老虎跑了,匣子里的美玉碎了,难道不怪看守和保管的人吗?”
万世师表
孔子在通过弟子干政的同时,也对鲁哀公虔诚敬奉,为加强鲁国的统治出谋划策。一次,鲁哀公问孔子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孔子回答:“善用正直的人,废掉邪曲的人,百姓就会服从;反过来,百姓就会不服从。”
万世师表
鲁哀公听人说东房的院子不详,问孔子是否相信。孔子说:“损人利己是身之不详;弃老顾幼是家之不详;抛弃贤人任用不肖之徒是国之不详;老不教幼不学是风俗不详;圣人隐居是天下不详。而东房不在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