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龙门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2 公里处,著名的龙门石窟就密布在伊水两岸长达1公里的两山崖壁上,他同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分布在河岸的峭壁上,南北长约1公里,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 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代,连续营造了400 多年,从五代到清代也有少数的雕凿,其中北魏窟龛占三分之一,唐代窟龛占三分之二。现存主要的洞窟有潜溪寺、宾阳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东山看经寺等,共有窟龛2100 个,佛塔43 座,碑刻题记3600 方,大小造像10 万多尊, 米,最小的仅2厘米。
,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471—477),大规模营建于北魏、唐代,后经历代修建而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沿西山石栈道缓缓而行,有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等。最显赫、最精美的是奉先寺群像和卢舍那石佛,充分显示了唐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卢舍那大佛,石雕,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这座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龙门西山的奉先寺是唐高宗咸亨三年开始修建的,共化了三年零九个月完成。它供奉的主神为卢舍那佛。“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民间又称他为报身佛。除此之外还有胁侍菩萨两尊,佛弟子、金刚、神王各两尊,高度则逐渐降低,造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效果。整个佛龛东西长约41米,南北宽约36米,由西京实际寺善导禅师等人主持修建。,头部高4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严肃中带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严,威严中又有着一种神圣与威武,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大佛端坐于八角束腰莲花座上,身披袈裟,衣纹简洁清晰而流畅,背光华美而富于装饰性,烘托出主像的严整圆润。大佛依山而坐,居高临下,使前来瞻仰的人们需登到半山腰才可见到大佛,增添了人们的崇敬之感。卢舍那大佛至今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虽然手足有些残破,但其整体所显示出的当时佛雕的高超技艺仍令人叹服。
重点欣赏著名的卢舍那大佛,感受其高大、尊严、慈祥,令人油然而生敬意的造型和内在精神,更进一步领略宗教雕塑既神秘高深莫测,又亲切令人钦敬的复杂审美内涵,以及高超的造型技艺。
 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雕像精美、技艺精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也是龙门石窟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据于唐玄宗开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