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DNA 检测技术让掺假肉制品无所遁形.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DNA 检测技术让掺假肉制品无所遁形.doc

上传人:jactupq736 2015/9/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DNA 检测技术让掺假肉制品无所遁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DNA 检测技术让掺假肉制品无所遁形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市场上的肉制品掺假事件屡屡发生。席卷欧洲的马肉风波尚未平息,国内多地又频现“掺假羊肉”。2014 年年初,监管部门在沃尔玛位于山东济南的部分超市所销售的“五香驴肉”中检出了狐狸肉的DNA。之后,沃尔玛连锁公司的发言人表示, 公司正配合政府对驴肉产品及其制作流程进行调查,召回出售的问题驴肉。沃尔玛可能采取行动,追究供货商的法律责任,并加强自身对中国商店出售肉制品的DNA 检测。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 DNA 检测技术都作为调查、举证的重要手段出现。那么,DNA 检测是如何找出掺假物质的呢? DNA 检测在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还能发挥哪些作用?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转基因检测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潘良文研究员。
一系列的肉类掺假事件其实都属于食品欺诈,潘良文指出,不同于食物中毒或者食品污染,食品欺诈是通过掺假冒充、以次充好以及错误的标签说明等手段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掺假的范围可以涉及粮油、肉类、乳制品、果蔬、饮料等各个领域。
DNA 检测技术是根据物种基因组中的特异DNA 序列来确定物种,在探测任何与物种有关的欺诈行为时优势明显。之前针对肉类掺假的检测手段仍以感官、理化方法为主,比如观察肉制品的色泽、纹理以及蛋白质鉴定等,这些传统鉴别方法不仅准确性难以保证,而且如遇到加工过的熟肉制品便束手无策。因为加工处理不仅改变了肉品的外观、质地,依靠肉眼难以分辨其来源,而且还会破坏肉类蛋白质的结构和稳定性。而
DNA 比蛋白质的耐热性强,高温处理过的食品中仍能提取出小片段的DNA,所以对于经过加工的食物仍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
那么,DNA 检测技术是如何鉴别掺假肉制品的呢?例如,检测疑似掺有马肉的牛肉制品,首先要提取肉品中的DNA。用刀片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