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4标堤身填筑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标堤身填筑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9/24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标堤身填筑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言
2012年5月27日,济宁市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中心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要求,组织了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堤身填筑(蔡河右岸0+000~0+500)分部工程验收。参加会议的有:山东省治淮东调南下工程建设管理局、济宁市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局、山东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检测中心站、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济宁市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中心、上级湖水利管理局、济宁市水利工程施工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组成了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山东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中心站派员列席了会议。验收工作组首先查看了工程现场,听取了施工单位关于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审查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等相关工程资料,讨论并通过了该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
一、分部工程开完工日期
开工日期:2011年6月5日
完工日期:2011年7月1日
二、分部工程建设内容
蔡河右岸0+000~0+500段堤防填筑。
三、施工过程及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1、施工过程
(1)断面复测。堤基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对清基断面进行复测,并以此作为计量基础。
(2)土料击实试验。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取土区土料进行了取样,委托济宁市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进行了击实试验,并提供试验报告,,%。, g/cm3进行控制。
(3)碾压试验。根据击实试验结果,承包人按照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了碾压试验,确定了碾压参数。
(4)土方填筑。以规范、规程和碾压参数为依据,进行土方填筑(工作程序及数据)。
2、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本分部工程共完成堤防填筑土方量26103m3。(数据为整数)
四、质量事故及质量缺陷处理情况

五、拟验工程质量评定
1、本分部工程项目划分情况
本分部共划分为21个单元工程。
2、施工单位自评结果
本分部工程21个单元全部合格,其中20个单元工程优良,%。自检1423个点次,合格1400个点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规定,本分部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等级。
3、监理单位复核意见
本分部工程共抽检435个点次,合格418个点次,%。同意施工单位自评结果,本分部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等级。
4、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意见
本分部工程的21个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20个单元工程达到优良等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规定,本分部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等级。
六、验收遗留问题及处理意见
无。
七、结论
验收工作组通过查看工程现场,听取施工单位汇报,审查工程技术资料,认为本分部工程已按设计内容全部完成,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工程资料齐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质量与安全事故,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等级,同意通过验收。
八、保留意见
无保留意见人签字:
九、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成员签字表(附后)
十、附件:无
前言
2012年05月27日,济宁市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局根据国家发改委、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施工图设计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要求,组织了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堤身填筑(蔡河左岸0+000~0+500)分部工程验收。参加会议的有:山东省治淮东调南下工程建设管理局、济宁市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局、山东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中心站、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济宁市水利建设监理中心、济宁市水利施工公司、山东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检测中心站、上级湖水利管理局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组成了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验收工作组听取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关于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现场检查了工程完成情况,审查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及相关档案资料,讨论并通过了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
一、分部工程开完工日期
开工日期:2010年12月18日
完工日期:2011年01月23日
二、分部工程建设内容
断面复测、土料击实试验、碾压试验、土方填筑。
施工过程:
(1)、断面复测。堤基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对清基断面进行复测,并以此作为计量基础。
(2)、土料击实试验。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取土区土料进行了取样,委托资质单位做击实试验,并提供实验报告,。, g/cm3进行控制。
(3)